【明報專訊】阿爾伯達大學(University of Alberta)一項研究顯示,說話帶有口音的醫生,更易被認為能力不如同行。
研究員巴克蘭(Lorelei Baquiran)周二發表上述研究結果時說﹕「我們有興趣知道,究竟人們認為醫生的能力跟其說話口音是否有別。」
巴克蘭安排華裔和高加索裔人士參與研究,讓他們聆聽一段醫生說話錄音。部分參加者聆聽有華裔口音的醫生錄音,其餘人則聆聽有本土口音的醫生錄音。巴克蘭說﹕「我們發現,兩個組別對有華裔口音醫生的評價,較有本土口音的醫生為低,無論該醫生正討論的疾病有多嚴重。」
研究結果顯示,無論病人的背景或患病類型,參加者都認為有華裔口音醫生的能力,顯著地較有本土口音的醫生為低。
巴克蘭說﹕「以往的文獻指,種族共存,或與其他有不同背景和口音的人士共處,會增進好感和能力感。但我們的研究卻發現,文化適應很重要。我們估計新移民會融入我們的文化,而他們說話的口音讓人推斷他們是否付出足夠努力。」
研究顯示,加國約有18%醫生非本土出生或在國外受訓。
負責監管是項研究的心理學教授尼科拉迪斯(Elena Nicoladis)表示,諸如發音訓練以及提供文字以輔助語言溝通等選項,都可作為權宜之計,但真正的問題是歧視,「我們知道,病人對醫生能力的信任是高質素護理所必需。若因為外國口音而影響到醫生跟病人之間的關係,那麼作為加拿大人和人類,我們有必要下工夫。」
巴克蘭強調,有需要進一步研究,「下個重要步驟,就是探討方法防止特定醫生組別和其他有外國口音人士,因說話帶有鄉音而遭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