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市建局去年中展開地下智能停車場可行研究,行政總監韋志成昨表示,上月已完成研究,無論是「圓筒式」或機械橫臂移動式的機械泊車系統,均受制於機械升降裝置及汽車升降機數目,駕駛者繁忙時間取車需等候較長時間,日常維修保養亦較複雜。他指出,近年研發的「電子飛氈」泊車系統,安裝靈活度較高,市建局正探討在油麻地和旺角應用地下智能泊車系統,並傾向以「飛氈式」智能泊車系統為研究目標,期望增加市區泊車位。
深水鶠u圓筒式」難深挖點不適用
運輸署上月底提議在深水黥雃{街及通州街交界興建「圓筒式」智能停車場,車輛由電腦系統控制的機械式裝置移到空置泊位,以更有效善用地下空間,料提供200個泊車位。
韋志成昨在網誌表示,以政府擬推行的深水黥摩鈰惆拿鶿馬牷A項目面積較細,地面也沒有上蓋建築,較適合選用「圓筒式」垂直升降停車場設計;但若項目面積較大、較難開挖較深層的地下空間或地下鋪設了很多管線,則未必適用「圓筒式」設計。他以觀塘市中心第四至五期項目為例,由於上蓋需興建樓宇,較適合採用平面移動式的機械泊車系統。
韋志成稱,隨茪H工智能和車輛自動導航科技日漸普及,近年已研發出「電子飛氈」泊車系統,即以具備自動導航功能的智能流動機械托盤,代替機械升降泊車裝置,其中德國及內地已有城市應用。「電子飛氈」系統會自動尋找空置車位及前往路徑,使用者在停車場入口停車,利用電子平台登記後,「電子飛氈」會自動移到停車處及已登記車輛的車底,升起托盤架起車輛,然後根據系統指示,將車輛運載到獲分配的空位。
韋志成指出,相較「圓筒式」或平面移動式機械泊車系統,「電子飛氈」因為不用依靠特定路軌或升降機運載,可以增加泊位數目,降低存取時間,以應付高峰期的泊車需求,駕駛者亦不用等候太長時間。
現例未規管 促速展先導項目
他稱,市建局正進行的油旺地區研究,將探討應用創新的地下智能泊車系統,並傾向以「電子飛氈」為研究目標。
但他同時指出,現時《道路交通條例》並無明文觸及「電子飛氈」的規管,認為在智能泊車科技正式應用前,仍有不少複雜難題要處理,支持政府盡早開展先導項目,就建造、營運、維修保養、保險以至法例規管等累積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