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能源科技與環境」單元,我們經常要討論哪些節能減排的方法,或一些提倡可持續發展的方法有沒有成效。很多時候,大家評估成效都只建基於生活中的觀察,或個別方法所帶來的效果。我們常說的教育或宣傳都涉及生活模式上的改變,但這些政策效果難以在個別數字上反映。因此,我們需要分析整體的數據來檢視這些方法的效果。
■本地用電量分佈(圖)
.商業能源消耗高(圖1)
解讀
?若按使用者劃分本地用電量,香港的用電模式有兩個特徵,第一是用電量集中於商業,其次是住宅,最後是工業;第二是無論在2007年、2012年或2017年,用電量分佈差別都不大,在2007年以後的10年,香港的用電量分佈已漸趨穩定,其間個別使用者類別的用電量佔比差異都不多於兩個百分點
■能源最終用途#(太焦耳)(圖)
◆人均能源最終用途(*千兆焦耳)
解讀
?圖表中的「能源最終用途」以太焦耳為單位,計算花多少能源生產每10億港元GDP。根據資料,2006年香港用了約151太焦耳能源才能貢獻10億港元GDP;但10年後我們只用116太焦耳便可取得10億GDP,反映香港用更少的能源獲得同樣的收入。從這個角度看,香港在經濟生產上的能源使用效率似乎愈來愈高
?按人口平均計算的能源最終用途,即本港市民每年人均使用多少能源。從數據可見,香港市民的能源使用量沒有太大改變,整體而言甚至輕微減少,由2006年人均使用41.01千兆焦耳,減至2016年39.42千兆焦耳,跌幅約3.9%
■2006至2016年各類別能源最終用途(太焦耳)(圖)
解讀
?在可持續發展的討論堙A若參考「人均能源最終用途」的資料,大家可能認為10年間的生活電子化趨勢,對整體能源使用情G沒有什麼影響,但根據「住宅類別的能源最終用途」數據,會得出相反的看法——家居能源使用量不斷增加,即人們的日常生活需使用更多能源,反映整體能源使用量減少,其實是工業、運輸的能源使用減幅夠大所帶來的結果
?根據2006至2016年不同類別的能源最終用途,能源使用量主要於工業和運輸方面下跌。在工業用途上,能源使用量由近1.9萬太焦耳下降至約1.4萬太焦耳;運輸方面,能源使用量由9.6萬太焦耳減至近9萬太焦耳。若以這些數字評估環保政策,運輸的能源使用量減少可能與技術改善和相關綠色政策有關,而工業的能源使用量下跌,則可能是工業進一步衰退的結果。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兩方面的能源使用量減幅都無法彌補住宅和商業使用量的增幅
■思考問題
1. 以上數據是否足夠說明宣傳教育對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效果?
2. 參考以上數據,你認為政府的節能政策應該集中在哪些方面?
文:天主教母佑會蕭明中學通識科教師 陳樹鳴
圖:資料圖片
[通通識 第57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