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基礎研究發達,有不少出色的學者,惟研究無法「落地」應用,一直為人詬病。港科院創院院長徐立之於《明報》「香港再定位」論壇上說,科技創新由上、中、下游組成,分別由院校、政府及業界等負責,雖然角色是分開,但各方不能「只有分工、沒有合作」,應緊密交流。 指教資會曾忽略知識轉移 徐立之解釋,「上游」研發工作是指知識的來源、知識產權的產生,主要為大學、企業研發機構所做的研究,亦是香港優勝之處;「中游」工作指技術轉移,即將研究應用到企業之中。他說,香港過去缺乏「中游」工作,原因之一是教資會以教授發表學術論文的數量作升遷指標,少有重視知識轉移,亦欠缺與業界交流,令本港的研究無法落地。近年政府已鼓勵更多技術轉移,而教資會政策亦開始調整,讓大學科研人員有更大科研空間。 至於「下游」開發工作,徐立之說,因為技術已轉到可實行、生產階段,應由業界接手,平衡開發成本及利潤,以達至經濟效益。他認為「下游」工作已在大灣區其他城市做得相當成功,而他們亦需尖端技術支撐長遠發展。他說,三個角色不能「只是分工、沒有合作」,應加強交流,促進「下而上」及「上而下」的科技創新。 另外,他認為香港應集中火力發展專長,包括生物科技及人工智能,以及香港政府想發展的智慧城市及金融科技,不同範疇需「有機結合」,上、中、下游之間要有充分認識、積極溝通、互相合作,加上政策支持,讓業界自然發展,不應急於收成,以形成科創生態鏈。 做科研教授「開發應用多失敗」 他又指出,「創新及科技」與「科技創新」常被混為一談,但其實是兩碼子的事,「很多創新都不需要科技,如企業、制度、政策、貿易、市場上的創新等」;而科技創新則牽涉「發現」和「發明」,科學家先「發現」一些現象並予以解釋,再利用這些技術開發產品。他笑言做學術研究的教授不適宜做應用開發,「他們很多都失敗,因為太追求完美」,認為要由懂得平衡成本及利潤的商家實行。 (大灣區系列˙香港再定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