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意指縱使廚藝非凡,沒米就無法燒火做飯。這句諺語也可形容寫作:沒有「材料」,就寫不出像樣的文章。「選材」須配合「審題」,同學針對題目要求篩選出合適的寫作材料,運用這些材料回應題目,若果無材可選或選材不慎,寫作必定泡湯!因此,「選材」是寫作的一大學問,幼稚俗套是為大忌。 「試記敘你曾面對的一次重大抉擇,而這次經歷也讓你更了解自己。」這是考評局文憑試練習卷的作文題目。考評局曾為是次練習卷舉辦簡介會,向約一千二百名中文科教師講述練習卷的評卷準則、考生表現及常見錯誤,當中令筆者記憶猶新的是考生「特別的選材」。 該考生已確切提煉出寫作的關鍵字──「重大抉擇」,並打算寫面對「金錢與健康」的抉擇。城市人為名利打拼,忽視健康,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確值得深思反省,可見立意是可取的。然而,考生選材偏偏「幼稚俗套」:文章寫主角一向重視金錢,不重視健康,令身體孱弱。一次考試時突然肚痛,如廁時始發現沒有廁紙,錢包只有一張一百元,而地下有一張用過的廁紙,究竟如何抉擇。 該考生將選擇用廁紙或是一百元,引伸至金錢與健康的抉擇,最終寫主角選擇用一百元,寓意選擇健康。當日考評局的代表指文章雖然具創意,但情節和語文質素低,事件亦非生活情景。 ◆十大幼稚俗套選材(圖) 很多學生都走不出「幼稚俗套」的選材陷阱,這類選材並非不可入文,只是感染力必然大打折扣。若真的想不到更好的材料,建議構思細節,切忌平鋪直敘。舉例說,若以「扶盲人或老人家過馬路」為「選材」,敘述時可加入細節,如: 一、盲人或長者徘徊或佇立路口的畫面; 二、盲人或長者手握主角臂彎的力道; 三、盲人或長者與主角橫過馬路時不一致的步伐; 四、交通燈號轉換的變化與主角心境的變化; 五、道別的畫面等。 文:語文工作者 揚日 圖:資料圖片 [語文同樂 第372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