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安理會周五討論阿富汗經濟合作協議時,中美兩國代表就「一帶一路」倡議是否加入決議文本激烈爭執。美方指摘「一帶一路」所帶來的腐敗、債務困境、環境破壞和缺乏透明度等問題廣為人知。
中方反駁指摘「與事實不符,且充滿偏見」,稱倡議有助阿富汗重建和發展,跟地緣政治毫無關係。專家分析,中美此番齟齬,並不會對「一帶一路」在阿富汗的實際推進造成影響。明報記者
據聯合國網站發布的文告,聯合國安理會延長了駐阿富汗援助團任務期限,但延長期僅半年,比慣例的一年延長期短,原因是成員國意見出現分歧。聯合國阿富汗援助團成立於2002年,任務是幫助阿富汗政府維護穩定和推進社會與經濟發展。
美批中方劫持談判 自身利益優先
文告引述美國駐聯合國代理大使科恩(Jonathan Cohen)說,中國「劫持」談判進程,堅持以中國政治事項為優先考量。他批評,一帶一路存在貪污和缺乏透明度等問題,希望中國能把重點放在推動和平與安全,而不是有欠妥當地推進服務自身利益的議題。
中國駐聯合國副代表吳海濤則反駁,科恩的言論與事實不符,並稱一帶一路尋求共同發展,「與地緣政治沒有關係」。他強調,一帶一路適合阿富汗的重建工程。吳海濤說,安理會無法就實質性內容達成協議,是因為其中一名成員堅持拒絕接受建設性意見,「這毒化(poisoned)了協商的氣氛」。
法新社報道,對於雙方爭執不下,最終安理會只能採取臨時過渡方案。草擬議案的德國駐聯合國大使厄斯根(Christoph Heusgen)對此表示遺憾,批評中美的爭論「根本與維和任務毫無關係」。他表示,希望各成員國在未來6個月內能消除分歧。
2016年以來,聯合國有關阿富汗的決議中一直使用與「一帶一路」倡議合作的字眼。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王義桅對本報表示,美國這次的排斥源於對「一帶一路」立場的轉變。他指出,美國過去因擔心撤軍阿富汗後的穩定問題,「一帶一路」被認為可通過發展經濟達到這一目的,但同時也認為中國會因此陷入「中亞泥潭」。
王義桅認為,但當美國發現「一帶一路」已超越陸海聯通、發展經濟維護穩定的意義,更涉及海底光纜、5G等戰略性基礎設施,便轉向反對,甚至反對阿富汗作為「中歐經濟走廊」的延伸。
國務院參事時殷弘分析,中美此番在聯合國齟齬,並不會對「一帶一路」在阿富汗的推進造成實質影響。「現在中美全面競鬥的大背景,妨礙了中美在部分問題上可能的合作,抨擊『一帶一路』倡議成為美國對華政策的重要一項。」時殷弘指出,按目前安理會的臨時協議來看,工作人員赴阿從事聯合國授權的、不包含「一帶一路」的活動,但「一帶一路」只涉及阿中政府磋商,美國的阻撓起不到實質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