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創下歷史,再度成為中國宣示實力的媒介。或許比起外國積極探索其他星體,中國似乎未太進取,但從「嫦娥」、「天宮」、「玉兔」這些航天儀器的命名可見,對月球的探索可能呼應茪什磞菪j對月亮的迷戀。
作為最常見而充滿變化的天體,月在古代擔當重要角色。不少古老文明如兩河流域、埃及、印度、希臘皆曾採用計算月相的陰曆,而把「月」作為時間的計算單位(英語month語源亦是moon),並有崇拜月亮的神話與儀式。只是在陽曆主導的現代,月亮文化大多已成過去。
多重浪漫意義 非全部美好
但在中國,月亮並未遠離生活。中秋、元宵這些賞月節日仍是重要節慶,拜月老還算流行。畢竟月亮一直緊扣傳統文化,不僅中國是少數仍使用陰曆(嚴格來說是陰陽曆)的國家,月亮更承載大量浪漫意義:例如團圓,而有張九齡〈望月懷遠〉、李白〈靜夜思〉、杜甫〈月夜憶舍弟〉、白居易〈長相思〉等眾多思念名作;又或《詩經.月出》「月出皎兮,佼人僚兮」開始把美人與月並舉,後世更出現拜月求姻緣的月老信仰,象徵美滿愛情;更有蘇軾〈水調歌頭〉視月為超脫現世的彼岸,作為理想的投射。
浪漫歸浪漫,月亮的故事卻不全然美好。正如李商隱詩謂「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嫦娥偷藥奔月雖得長生不死,面對的卻是離開丈夫的永恆孤單;吳剛要不停砍桂樹,原因是「學道有過」而受罰,月亮像是被流放的場所。甚而月宮的別稱「廣寒宮」本身已帶有淒冷意味,月之精華在民間亦常與鬼怪連結,月似乎既是天堂也是煉獄。
陽的對位 更平易近人
矛盾的背後,是月亮在傳統有兩種不同的定位——既是最有光彩而富變化的天體,而被慣常注入感性;也是最重要的星體太陽的對立面,與夜呼應,常與黑暗及冰冷掛u。尤其當「崇陽抑陰」成為傳統思想主流後,日月變成尊卑關係,如《漢書.李尋傳》謂「日者,眾陽之長……人君之表也」、「月者,眾陰之長……妃后、大臣、諸侯之象也」,月亮只屬烘托「陽」的陪襯。
不過在民間,比起令人敬畏的太陽,月亮更惹人親近。詩文中多愁善感的詠月固然遠多於岳飛「天日昭昭」式正氣,傳說中后羿嫦娥夫婦的射日與奔月似乎也反映這種取態。而最初作為民間信仰的道教亦是以月圓的三元節為節俗核心,月相最晦明的朔望(初一、十五)更是民間主要祭祀日子而出現很多節慶,例如傳統三大節其二(舊曆元旦、中秋)。
話說回來,節慶猶在,但從近年中秋、元宵的燈籠與美食早已蓋過月亮看來,我們對月亮似乎已失去幻想——不單在於陽曆主導與航天科學發達,更在於我們的世界已集中於熒幕(打卡)而遠離天空。
■文化解碼﹕月圓時節
正月十五 上元節
即元宵,自古已是祭神日,道教整合為天官下凡賜福之日後更成為盛大節慶。作為中上流女性少數能出門與異性相處的日子,又被視為情人節
二月十五 花朝節
北方祭祀花神的賞花踏青節日。南方則在二月十二
六月十五 半年節
祈求與慶祝豐收之節,閩台地區設於六月十五,中國各地也有六月初一、初六、二十等日期差異
七月十五 中元節
俗稱鬼節,道教地官下凡赦罪之日,漸與同期的佛教盂蘭節結合
八月十五 中秋節
源於祭月習俗,唐代起成為盛大節日。三日後為觀潮節,錢塘江因月亮和太陽引力形成大潮
十月十五 下元節
道教水官下凡解厄之日
臘月十六 尾牙節
閩台一帶逢初二、十六祭土地(做牙),以年末的尾牙規模最大。現時台灣的尾牙已變為年終聯歡會,是企業的重要活動
圖:資料圖片
文:葉雨舟 - 書呆子一名,喜歡反思中日韓歷史文化的種種,希望東方社會能重拾對東方文化的認識。
[語文同樂 第3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