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子觀光﹕閱讀香港
【明報專訊】青春的莽撞與迷失,90後比00後早一步經歷,沉澱為成長風景,是個人的,亦是香港的。
「一個又一個學生跳下來」,90後記者出身的蔡寶賢兩年前寫《海浪堛瘋Q——香港90後世代訪談故事》時記得,「好想快些寫完,讓他們看到,這群『糟糕』的90後都未死,你們別這麼快死」。她希望00後學生在最貼近的一代人成長經驗中,看見「痛苦堙A不代表放棄尋找自己的可能」。
00後又怎樣看90後?她早前回到母校沙田培英中學,了解中五師妹陳樂行、何芷盈的想法。師妹最初的認知很理性:90後生長於回歸前後,身分認同上易有模糊;亦有不少人從事初創企業,勇於嘗試。蔡寶賢鼓勵她們更直接:「罵我們『老洁z都得。」
蔡:若依直覺,你覺得90後是什麼?
何:的確有部分人比較偏激,做事不顧後果。他們心中有種正義想要追尋,只不過方法未必正確,但一部分人不能代表全部人。
記:例如呢?旺角大衝突?
何:對,這一類。
陳:90後有種小小的傲氣,可能是他們接受較高的教育,自覺應有更好的前途。傲氣用得好,人會進步;用得不好,會一事無成,就像大家口中的「廢青」,不去找工作。
蔡:你們怎看自己00後一代人?
陳:大家非常沉迷手機。朋友聚在一起,都是按手機。
蔡:出外午飯時,也是按手機?
何:部分人會。大家覺得尷尬或沒話可說時,就會習慣望手機。
蔡:放學後會做什麼?
何:回家。我應該是較特別的學生,因為沒有補習。
蔡:為何沒有補習?
何:首先沒需要,其次我和家人都覺得補習會上癮,好多時是羊群心理,即你有補、我無補,我會否吃虧呢?
蔡:我以前都是這樣(羊群心理),公開試前報讀「雞精班」,聽得幾多就幾多。
陳:我就是比較典型的00後,我周一、二、六、日都要補習,周五、六要學鋼琴與長笛,以前還有學游泳。父母都會投放很多資源在00後身上,我都不算學得多。
記:成長面對什麼困惑?
何:很多「未知」。社會這幾年變化很多,考慮很多事時都會想能否「搵食」。
陳:我會想自己是否真的快樂,因為人生有很多人情世故,很多時要笑,不可失禮,好多約束,我不知道自己是否真正快樂──因為我要令人開心,所以我要開心。若是這樣,我是否一個虛偽的人?
■今日明報新聞(港聞、中國、國際)。有效期30日﹕bit.ly/2PQux12
文:蔡康琪
圖:方家遠、劉焌陶
[語文同樂 第37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