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你點睇﹕廢物徵費有效減廢?
【明報專訊】背景資料
環境保護署在2018年12月底發表2017年的《香港固體廢物監察報告》,人均棄置垃圾量連升5年,2017年每人每日平均棄置1.45公斤垃圾,按年升2.8%,棄置量是自1991年以來最高。環保組織綠惜地球稱,政府於2013年訂下2017年人均棄置垃圾量減至1公斤的中期目標,惟2017年人均棄置垃圾量升至1.45公斤,促盡早落實廢物徵費計劃。
針對廢物量持續增加,環境局2018年11月向立法會提交《2018年廢物處置(都市固體廢物收費)(修訂)條例草案》,期望於2019年審議並通過,最快2020年底實施。新例下市民必須購買有防偽特徵的指定垃圾袋棄置家居廢物。
環境局長:徵費帶動配套
立法會議員許智萿磳隉A立法有助改變市民習慣,但估計不少人起初未能接受,政府需加強教育並做好回收工作。民建聯議員葛珮帆亦贊成徵費,但關心政府的方案是否切實可行,以及對市民日常生活會否構成影響。不過,政府被指未做好回收配套便推行廢物徵費。以廚餘為例,本港每日產生3600公噸廚餘,但一直缺乏回收渠道。如按2014年公布的《香港廚餘及園林廢物計劃》,由2014年至2024年間,應分期設立5至6間廚餘回收中心,但政府正規劃的第三間廚餘廠料最快2026年才啟用。環境局長黃錦星表示,廢物徵費是「火車頭」,落實後會帶動其他配套措施,如長遠由政府提供免費廚餘收集服務等。
◆歡迎同學就以下議題或自選議題發表約300字的個人意見,可連同聯絡方法投稿至living@mingpao.com,獲刊登者可獲明報出版社100元書券。
.社交媒體是造福還是危害青少年?
.如何有效提升港人的捐血率?
.發展粵港澳大灣區,香港的機遇大於挑戰。你同意嗎?
■鄭紫盈 - 棉紡會中學 中五
正方:外國成效顯著 徵費促源頭減廢
香港現有的3個堆填區預計於2020年前相繼飽和,石鼓洲焚化爐預料於2024年才建成,紓緩堆填區壓力的最好方法是源頭減廢,我認為廢物徵費是最有效的減廢政策。
首先,香港人棄置垃圾量數目龐大而回收率偏低。根據環保署報告,2017年港人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升至每日1.45公斤,為26年新高;其中廢紙量增加近13%。
「廢物徵費」可提供經濟誘因改善市民處理廢物習慣,台灣、韓國、新加坡等地早已經採取廢物徵費政策,並且成效顯著。香港亦可仿效外地政策,積極推行廢物徵費政策,使市民減少棄置廢物、增加回收率。
有人認為廢物徵費或導致非法棄置問題,不單無法解決廢物問題,反而使環境更糟糕。我對此說法有保留,政府只要管制措施完善及積極執法,可避免非法棄置問題。因此我認為垃圾徵費是最有效的減廢政策。
(文章經編輯刪改)
■馮浩霖 - 佛教善德英文中學 中六
反方:徵費難改市民習慣 應從教育茪
我認為廢物徵費並非最有效的減廢政策。港人現時未有從源頭分類回收的習慣,廢物徵費期望以經濟誘因促使他們減少丟棄廢物,但對經濟負擔能力較高者,新增的廢物徵費開支或不痛不癢;對低收入者則會是額外負擔,徵費難成為有效誘因,全面改變港人處理垃圾習慣。
再者,在廢物徵費措施下難免有市民不守法,例如將廢物隨意棄於街上或後巷,政府執法將有極大困難。若有不守法市民將廢物棄置在環保回收箱,更可能污染箱內的可回收品,造成額外問題。政府現時已有「建築廢物處置收費計劃」,但非法棄置問題卻日益猖獗。
相反,我認為環保教育才是最有效的減廢措施,市民如從小開始學習保護環境的重要,有助提高市民的環保意識,使他們在未來自發實行源頭減廢。
(文章經編輯刪改)
[通通識 第56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