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驚蟄當天「打小人」是長久以來的民間習俗,銅鑼灣堅拿道天橋(俗稱「鵝頸橋」)底的「打小人」攤檔長年營業,黃吉利(圖)是其中一檔神壇的「打手」,她回想每年驚蟄,「打足全日無停手」。
拜齊神明消災解難 「打小人」非惡毒詛咒
「打小人」是黃吉利的祖傳生意,她在鵝頸橋底已開檔近十年。她的神壇和四周其他攤檔一樣,供奉了大大小小十多尊神像,十分「熱鬧」,連章回小說人物「齊天大聖」(孫悟空)也在其中,「『大聖爺』懂得降妖伏魔,當然要拜;還有水月菩薩,(人們)可求變俊男美女」。
「不要把『打小人』與惡毒和詛咒畫上等號,這不是一個加害於人的儀式。」黃吉利表示,大部分到鵝頸橋「打小人」的客人多是希望藉儀式「求個心安」,如家庭主婦「打小人」是為了祈求闔家平安、上班族求升職加薪、少女則求姻緣;亦有學生來「打」,求學業進步,甚少指名道姓地「打人」。小部分客人實在抱茷雂j怨氣,如發現丈夫有外遇的婦人,會帶同第三者的姓名甚至時辰八字來打,但黃吉利會勸喻客人:「這樣詛咒別人是會折福的,驅除厄運便很足夠了。」
「小人」可能天天都在身邊,為什麼人們到驚蟄才「打小人」?中國古代農民主要參考節氣來決定何時播種、灌溉和收成,「驚蟄」便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驚」解「驚醒」;從「虫」部首的「蟄」字,《說文》解釋為「藏也」,指動物、昆蟲冬天時藏伏於土中,冬去春至,春雷會嚇醒這些害蟲,破壞農作物。黃吉利說:「(相傳)這天的雷響除了會驚醒蛇蟲鼠蟻,還會驚醒『白虎』(中國神話或星相學中的『凶神』)。為了避免它出來作惡,人們會用肥豬肉拜祭白虎,它吃飽就不會害人。『小人』其實就如『白虎』,都是人們不喜歡的,所以要(用儀式)『打走佢』。」
港民間風俗地 成遊客打卡點
昔日廣東省的東莞、增城等地流行「打小人」,後來才流傳到香港。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葉德平博士(圖)表示,「打小人」此民間習俗鮮有文獻記載,但翻查舊報章,相信「打小人」儀式源自古時每家每戶在驚蟄當天做的驅蟲儀式,「驚蟄後天氣回暖,農民播種時會撒石灰粉驅逐害蟲,算是給害蟲『下馬威』;放諸現在,今人實行宏圖大計時遇阻滯就去『打小人』,希望驅除身邊不好的事物」。
「打小人」儀式於2009年獲美國《時代》雜誌選為「亞洲最佳民俗活動」,指它是亞洲最佳的抒發情緒方式。雖然「打小人」現成香港其中一種風俗文化活動,但葉德平說自己的學生即使有拜神習慣,也只會拜道教神祇之一、掌管男女婚姻的月老,而不會選擇「打小人」,「現在社會趨向(推行)正面思維,大家會祈求『獲得』一些東西,而不是用『驅逐』(壞事物)的方法。相信也與整體教育水平提高有關,這種被認為是害人的手法相對不受歡迎」。
「打手」們聚集鵝頸橋底,相傳是因為橋底位於軒尼詩道和堅拿道東交界,車來車往,「煞氣」夠重,可以「應對四方」,現在卻成了外地遊客遊香港的景點之一,連「咒語」也有英文版本。當傳統儀式及舉行之地逐漸變成風俗、旅遊景點的時候,是否靈驗其實已經不太重要。
網絡打手常見
不宜盡信評語
身邊有「小人」,除訴諸神明,也有人訴諸鍵盤。社交平台、網上討論區、手機應用程式的用戶評論處處可見「網絡打手」蹤[,如部分網民會以「打手文」宣傳商業產品、政治主張甚至是偶像明星,引起大眾關注。
香港網頁集團有限公司曾為客戶在各大社交平台宣傳及推廣產品,熟悉各種網絡營銷手法,營運總監古旭華(Edwin,圖)就跟大家解釋「網路打手」的現象,「當你在考慮是否買某件護膚品的時候,必定會上網搜尋其他用家的評語,看(產品)是否好用」。當市場有此需求,打手便應運而生。不少人對網絡打手有負面印象,Edwin解釋因「打」法多少予人不道德之感,如部分網絡打手收了酬金撰文宣傳產品,但他可能根本沒有用過該產品;亦有打手不只「唱好」要宣傳的東西,更會「唱衰」競爭對手。
網絡打手無處不在,同學可如何識別社交平台上的「打手」帖文?「一般情G下其實很難分辨,除非他真的(宣傳得)很明顯。」Edwin說。他提醒可細心閱讀帖文,如部分打手會「一人分飾多角」,先扮演「主角」在論壇發帖文分享產品好處,再化身多個「配角」在帖文下留言和應;內容很空泛、只概括地寫出優點卻欠缺產品細節的帖文,亦可能是打手帖文。此外,他稱OpenRice、Airbnb等累積食家和用家評論的平台亦常有打手出沒,大家也不宜盡信最高等級會員的評語。
Edwin比較兩岸三地的網民習慣,認為台灣和內地的網民趨向表達正面評價,對感興趣的產品或人物會毫不猶豫地點「讚」;香港網民的警覺性則較高,「這是地方文化,香港人對很多事情抱懷疑態度,我們即使在facebook上看見喜歡的產品帖文,也不一定會『畀like』」。近年網絡打手漸趨減少,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成為網絡營銷的新趨勢,他們利用知名度向網民介紹產品,Edwin形容這是網絡打手的「變種」,差別在於前者是「隱藏版」,後者是「公開版」。
張敬軒都有打手?
「網絡打手」的業務範圍廣闊,除了推廣商業產品,也宣傳明星。有網民在網上討論區自稱是「張敬軒打手」,雖然真假莫辨,但帖文已有780多則留言回應。(圖b)
文:許婉焮
圖:馮凱鍵、資料圖片、受訪者提供、網頁擷圖
[語文同樂 第36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