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財政司長今日發表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據了解,預算案將聚焦改善醫療服務、發展創科、建立宜居城市和穩定經濟等議題,而隨茯桴l下跌,退稅等「派糖」規模會相應減少,更不會再做之前派錢4000元的同類派錢措施,料亦不會為公屋戶免租。建制及泛民主要政黨均認同新一份預算案不應派錢,但認為政府應繼續推出紓困措施,並將盈餘用以解決醫療系統、安老服務和房屋等長遠問題。
明報記者
設20億過渡房屋基金 增撥6億醫療經常開支
現時公營房屋供應嚴重不足,據了解,為紓緩基層住屋困難,預算案將設立約20億元的「過渡房屋基金」,支持過渡房屋項目。醫療方面,預算案將增撥近6億元經常開支予醫管局,以增加前線醫護的薪酬和津貼。
地區規劃上,預算案將預留逾5億元翻新全港逾200個公廁,亦料投放50億元改善5個地點的海濱長廊,包括將維港兩岸海濱長廊延長至少13公里。教育方面,政府今年將繼續為中學文憑試(DSE)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以及向貧困學生每人派發2000元,另每年增撥逾3億元,在全港公營中學推行「一校兩社工」,支援學生精神健康發展。
政府2017/18年度錄得近1500億元盈餘,故去年2月公布2018/19年度預算案時,提出單次「派糖」524億元,包括退稅、綜援「出三糧」等,但市場預料2018/19年度盈餘最少按年減半,故今日公布的「派糖」力度也會減小。
建制泛民大黨認同不派錢 促續推紓困措施
建制及泛民主要政黨均認為政府在新一份預算案不應派錢。民建聯梁志祥相信最新盈餘「不夠錢派」,若再派錢只會令人覺得政府不懂運用盈餘。他認為政府應繼續提出紓困措施,包括長者生活津貼等「出雙糧」,同時提高長者醫療券金額,既令長者獲益,亦令更多長者轉往私院就診,減輕公院負擔。工聯會黃國健認為政府不必派錢,但要繼續做好紓困措施,例如長津等「出雙糧」,打工仔應獲退稅,長者醫療券金額亦應增加。長遠政策方面,黃認為政府應投放更多資源予安老和醫療範疇,另增撥資源支援「臨時房屋」或中轉屋項目。
民主黨主席胡志偉說,在有限資源下,政府應將資源集中投放在最有需要的社群,若政府想分享經濟成果,應建立一套系統,指明若盈餘達到多少金額,便應「派多少糖」,從而達到「雨露均霑」。他希望政府在長遠投資方面蚞尼韟h,包括改善公立醫院和基層醫療系統、增加安老和院舍服務的經常開支等,並應提出具體目標,例如10年內要興建多少安老院舍。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認為,面對來年經濟下行,政府應推出更多「防風措施」,包括向中小企提供支援,並推出薪俸稅稅務寬免措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