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英組織促確立電器維修權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歐洲環境局(EEB)指出,現今電器耐用程度下降、維修困難且昂貴,甚至不及購買新電器划算,使電子垃圾有增無減。據國際電信聯盟(ITU)數字,每年全球產生的電子產品垃圾由2014年的4140萬噸,增至2016年的4470萬噸,增幅8%,是增長速度最快的廢棄物之一,當中只有20%(約890萬噸)循環再造。為減少電子產品垃圾,英國民間組織The Restart Project(下稱Restart)以「Don't despair, just repair(不用絕望,只需維修)」為口號,致力推動電器「維修權」(Right to Repair),期望減少電子產品因故障或過時而被丟棄。
電子產品垃圾增8% 維修成本高
維修權法例一般要求電器生產商提供維修指引及零件等,讓用家有能力自行維修其電器,2014年歐盟民調機構Eurobarometer公布調查結果,77%歐洲市民在購買新電器前會先維修舊電器,但不少電器難以自行維修,也無法例保障相關權益。2019年1月,歐盟完成草擬有關法例,包括生產商須確保電器產品能以常見工具輕易拆開及可更換主要部件而不致對產品造成永久損害等,待歐洲議會年內正式通過後於2021年4月起生效。
Restart在2018年10月與其他民間組織簽訂《曼徹斯特宣言》,促請英國當局、電器生產商等支持維修權,並在同年12月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發動快閃示威,呼籲關注。Restart定期舉辦維修聚會,讓參加者學習修理電器知識。Restart創辦人岡特(Janet Gunter)說,聚會由來自各行各業的義工負責,協助維修參加者帶來的損壞電器。他們有專業維修人員,也有自學的業餘維修專家,平均能修理好約55%電器,「在聚會中,參加者都能享受學習與修理電器的過程,以及與社區連繫的感覺」。
攜壞電器參加聚會 逾五成能修好
有意見質疑維修權會令電子產品成本上漲,甚至令廠商失去開發產品動力而窒礙創新。岡特認為,對科技產品的規管有助推動創新,「真正的創新能幫助我們避免環境破壞與氣候變化,而不止於提供我們根本沒興趣或不需要的閃亮新商品」。
除了歐洲多國,Restart的網絡亦已伸延至本港,香港科技大學學生費爾南多(Fernando Garcia Albero)與同學合組REMAKE小組,2018年11月起透過舉辦維修聚會,免費助科大師生及教職員維修損壞電器。費爾南多說,香港對維修權的意識「遠較歐美低落」,由高等學府舉辦維修聚會推廣是好開始。雖然小組仍在起步階段,暫未展開政策游說工作,但未來計劃擴展規模,希望在本地推廣可持續發展原則。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報告:「有預謀淘汰」耗地球資源
「有預謀淘汰」(planned obsolescence)即生產商故意縮短產品壽命,使消費者更換新產品,常見於電子產品,為造成大量電子廢物的成因之一。
環保組織綠色和平2017年與美國iFixit網站合作,分析2015至2017年全球17家品牌推出的40多款暢銷手機、平板與手提電腦的維修難度,當中有31款產品的屏幕很難更換或維修成本高、17款無法更換電池,另有部分產品將記憶體焊在電路板上,難以拆開。有多款產品的零件、維修指引和工具難以找到,其中表現最差的是蘋果、三星和微軟的部分產品。綠色和平指出,近年多數科技品牌商刻意將產品設計成不易拆解與維修,以提高新產品的銷售,上述分析證實「有預謀淘汰」策略已經落實在產品設計中。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朱江說:「香港雖然是消費型社會,但近年維修的訴求愈來愈強,然而,品牌不斷推出新科技產品,只為獲取短線利潤,無視消費者維修舊產品的意願,深受港人愛戴的蘋果和三星產品的維修難度的表現更是最差,變相逼人換新機。」
故意縮短產品壽命 逼換新機
綠色和平表示,從評比表現較佳的產品中可以看到,以模組化設計提高產品拆解、維修和升級的效率,在技術上完全可行,建議各品牌從產品設計初期就應將可維修度和軟硬體升級納入考量,並提供維修說明和零件,以及其他售後維修服務。
◆電器維修權(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造成全球電子廢物增長速度加快的成因。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電子廢物、成因(圖)
◆延伸回應題
(2) 參考資料及就你所知,針對不同持份者,提出紓緩全球電子廢物問題的可行方法。
解題
本題為建議題,要求提出的「建議」要呼應「持份者」,作答時可引用資料佐證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不同持份者、全球電子廢物、可行方法(圖)
顧問教師:鄧婉君老師
[通通識 第56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