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情緒障礙長者組劇團 「爆肚」散播歡樂
【明報專訊】「5000萬!」,「(六合彩)金多寶呀?」你一言我一語,兩家人為禮金拗至臉紅耳赤,原來是一班白髮蒼蒼的話劇初哥在演話劇。葵涌醫院老齡精神科日間中心去年起讓認知能力及情緒有困難的長者參演話劇,長者在導演帶領下自由創作劇本及對白,到社區演出,為自己、為他人散播歡樂。中心今年正式成立「樂齡劇社」,盼更多長者體驗樂趣及改善情緒與社交能力,宣揚快樂老年精神。
劇本中段留白 讓長者創作
樂齡劇社共有13名長者,最小約71歲,最大90歲,另有一名葵涌醫院老齡精神科日間中心職員參演。本身是精神科資深護師的葵涌醫院話劇團團長蘇偉生,去年約7月獲中心邀請合辦戲劇工作坊,長者首個演出「全家幅」長20分鐘,蘇構思劇本,講述兩家人為禮金及孫兒撫養權爭拗,最終大團圓結局。但他特意為劇本中段留白,讓長者參與創作劇本與對白。
增記憶力 改善社交
88歲的方伯以往常坐在一角看書,笑言參加話劇後「人精神驉v。他因不時發表意見,又為表演增添笑料,獲得「星爺」的稱號。昔日很怕見人、81歲的葉婆婆說,現時「上台當是閒事」,平日她與其他長者演員在中心碰頭,更會打趣互叫角色名稱。
不少長者記性差,但蘇偉生從不介意他們忘記對白,倒更歡迎他們「爆肚」。71歲的林伯記性較差,排練與演出話劇後,有感記憶力改善,也對演出感到滿足。自從長者在話劇高唱鄧麗君經典歌曲《月亮代表我的心》,更重燃他對音樂的熱愛。
葵涌醫院老齡精神科日間中心主要服務患有認知障礙症、抑鬱症等長者,中心經理鍾麗君說,長者參加話劇訓練,亦與人互動,有助加強記憶力及社交能力,而當長者透過憶起人生經歷創作劇本,也可刺激記憶。
蘇偉生憶述,起初擔憂長者記性不佳,亦假設種種排練時的安全問題,但發現老友記具創作力,投入演出,更願意「加時」排練。他2001年創辦葵涌醫院話劇團,由醫院職員、精神病患者、康復者等合演話劇,形容今次與長者辦話劇是「最感動的一次」,盼半年後再與「樂齡劇社」長者上演歌舞劇,繼續為長者及社區帶來歡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