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中國公安部戶政管理中心日前發布《2018年全國姓名報告》,在用姓氏計6150個,傳統《百家姓》佔戶籍人口近85%,其中又以王、李、張、劉、陳等5姓最多,佔中國人口逾3成,共約4.33億人;至於新生兒登記的名字,以「梓涵、一諾、浩宇」最多;其中父母最愛幫男寶寶取的名字是浩宇,女寶寶則以梓涵最受歡迎。
這項《報告》是基於全球最大,覆蓋中國近14億人口的資訊系統,採用大數據技術,對2018年在公安機關登記的中國姓氏和新生兒姓名用字進行統計分析。
王姓比李姓 多61萬人
資料顯示,中國計有23個姓氏的戶籍人口數量超過1000萬,其中,「第一大姓之爭」仍由王姓、李姓領軍,2個姓氏的戶籍人口均超過1億,且王姓比李姓多了61萬人。
德國《世界報》對王、李的「第一大姓之爭」也非常好奇,認為和德國人姓「穆勒Muller」和「施密特Schmidt」最為普及一樣。還調侃說,陸媒哪天全面呼叫「姓王的站出來」,可能會有1億人同時走上街頭。報道中也指出,中國前5大姓氏佔了1/3人口,同姓可能來自同一祖先,具同一血緣,有茼a域群聚現象,因此,解釋了中國在人臉辨識和語音辨識方面的技術如此領先的原因。
由於過去一胎化政策,中國有許多獨生子女,在「傳宗接代」的傳統下,使用父、母的姓氏變成雙姓的人,近30年來快速成長,從1990年底的11.8萬人,增至2018年底的110萬人。
同時使用父姓和母姓時,姓氏組合主要集中「張、王、李、楊、劉、陳、周」等姓氏,前5名分別為張楊、李楊、劉楊、王楊、張李等。
至於2018年新生兒的命名,用字頻率最高的是梓、宇、子、涵、澤、雨、佳、浩、欣、軒等;至於名字方面,前20名都是雙字而不是過去常見的單名,由3個字組成新生兒姓名已是主流,佔92.9%,又以梓涵、一諾、浩宇最多;姓+單名的只有4.6%,至於4個字的姓名則有1.7%。
或許是受到去年「喜鵲」中繼衛星升空、「嫦娥四號」登陸月球背面所掀起的一波太空科技熱潮,新生男寶寶名字前十名中,帶「宇」字的就佔了半數,甚至直接命名為「宇航」(中國稱接受訓練或正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人為宇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