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深切治療部(ICU)主要拯救危重患者,瑪麗醫院ICU醫護自2015年起嘗試走多步,派外展醫護到內科病房為19名病人續命,支援7人接受腦幹死亡測試,遺愛人間。團隊指腦部創傷患者情G易急轉直下,若欠缺緊密支援維持血壓、呼吸,或流失潛在器官捐贈者。 明報記者 瑪麗醫院成人深切治療部副顧問醫生蔡雅穎表示,ICU的定位一向是為患急性疾病或創傷的病人爭取生存機會,但華人社會普遍遺體器官供不應求,現時深切治療部的發展新方向,可探討利用ICU資源,照顧潛在腦幹死亡病人,以爭取時間協調器官捐贈安排,增加捐贈者數目。 瑪麗團隊助內科病房19人續命 7人捐器官 她表示,瑪麗2015年起推出外展計劃,派ICU團隊到內科病房照顧腦出血、嚴重腦中風等病人,支援患者呼吸和血壓等維生指數,團隊至今共照顧19名病人,當中7人成功接受腦幹死亡測試,並捐出心、肺、肝及腎臟,令數名患者重獲新生。 六成ICU訪客 認同ICU助評估腦幹死亡 此外,瑪麗醫院、廣華醫院及聯合醫院的ICU團隊做研究,於2014至16年期間訪問520名深切治療部訪客,了解市民對器官捐贈的取態。對於ICU接收腦部受創等瀕死病人,63.1%受訪者認同用作維持器官功能,58.8%認同協助患者做腦幹死亡評估,約三成保持中立(見表)。 蔡引述外國研究指出,在非深切治療病房,約三成潛在捐贈者未被識別。她希望透過調查了解市民對ICU支援瀕死病人的意見,結果顯示市民「似乎比較開放」,她期望社會可就此進行討論,多管齊下增加器官供應量。 結果亦顯示,有94%受訪者支持器官捐贈,但願意死後捐出個人器官則只有66%,蔡認為該差異有點「出奇」,日後可探討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