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繡傳承人江再紅 培訓婦女創造村鎮就業
飛針引線傳承絕技 授人以漁造福一方
湘繡與蘇繡、蜀繡、粵繡齊名,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是以湖南長沙為中心帶有鮮明湘楚文化特色的湖南刺繡產品的總稱。2006年,湘繡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1995年,長沙沙坪鎮被國務院授予「中國湘繡之鄉」的稱號。湘繡國家級非遺傳承人江再紅,自8歲起學習刺繡,成為當時內地最年輕的工藝美術大師,並創辦了「再紅湘繡」,傳承傳統技藝,造福當地百姓。她說:「別看湘繡小,但一針一線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走進位於長沙沙坪鎮湘繡小鎮的湘繡研究所,展廳裏陳列着一幅幅栩栩如生的湘繡作品,不論是飛禽、走獸、花鳥,還是風景,都被繡娘用一針一線賦予新的生命力。
採訪當天,江再紅正在繡一幅人像,江再紅邊繡邊介紹,湘繡傳統上有72種針法,最簡單是「平針」也是運用最多的一種針法,比如繡人像的面部用的就是「平針」,用不同顏色絲線來表現光線的明暗變化。除此之外,還有「鬅毛針」、「亂針繡」等針法。
出身世家 天賦卓越
江再紅出身於一個七代刺繡世家,從小受到傳統繡藝的熏陶,8歲開始在媽媽、嫂嫂、姐姐的耐心指導和幫助下學習刺繡。由於江再紅具有卓越的湘繡天賦,相對同期學繡花的姐妹,她的繡製作品需時較短,但質量等級又較好。
1986年,湖南省湘繡研究所對外招工。18歲的江再紅和姐姐一起到長沙市參加省湘繡研究所的考試。
考試內容是繡一幅牡丹圖的局部,江氏姐妹僅半天就完成需時一天的任務,順利地通過了考試。
江再紅有幸師從周金秀、劉愛雲兩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系統地學習湘繡的各種針法。不到20歲,她就已經學到周金秀的「雙面繡」,成為車間最年輕的雙面繡工,同時還學到劉愛雲的看家本領「鬅毛針」。
「鬅毛針」是湘繡傲立於「四大名繡」的特色針法。「繡花花生香,繡鳥能聽聲,繡虎能奔跑,繡人能傳神」,正是讚頌「鬅毛針」的神乎其技,能讓獅、虎、狼等猛獸「奔跑」起來,栩栩如生。
堅守初心 開設講堂
江再紅說,1993年時有位美國買家,對湘繡藝術非常喜愛,希望她能去美國發展湘繡事業,能把湘繡技藝帶到美國去,其間更數次動員她通過技術移民美國,但都被她婉拒。因江再紅認為湘繡的「根」屬於長沙,如果離開根,湘繡事業的「苗」就難以成長。
除了經營自己創辦的湘繡品牌「再紅湘繡」外,江再紅在內地各地都開設講堂,讓更多人學習湘繡藝術。江再紅說,修築三峽大壩時,很多農地被徵收,許多農村婦女因缺乏技術,失去賺錢能力,故她就組織繡娘到湖北培訓這些婦女,教授其湘繡技藝,從而解決其就業問題。
2014年,江再紅在新疆吐魯番市、鄯善縣、托克遜縣三個培訓點授課。為吐魯番300名繡娘傳藝授課,與吐魯番地區就業培訓中心合作,提升當地民族刺繡工藝水平,加強兩地的文化交流與產業融合。「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小小湘繡正在改變更多人的生活。
扎根家鄉 帶動致富
在江再紅的「再紅湘繡」大師樓裏,每天都有很多跟她一樣熱愛湘繡的繡女們正在創作。江再紅說,湘繡不僅改變了自己的人生,也改變着沙坪小鎮所有繡女的生活。
在沙坪湘繡小鎮,大部分繡女都是在附近居住的農民,湘繡讓他們擺脫傳統農活的束縛,擁有自己喜愛並為之奮鬥的事業,鄒曉春就是其中的一位。談起湘繡,她總是一臉驕傲。
作為「再紅湘繡」的生產部部長,鄒曉春不僅能夠從事自己喜歡的工作,還能照顧到家庭,「現在,湘繡讓我們整個小鎮變得好漂亮啊!環境也好,不像是農村。我從繡女,變成部門負責人,擁有自己的事業。」鄒曉春說。
「我新買的房子正在裝修,孩子漸漸長大,生活愈來愈好。」鄒曉春說,她的人生目標也已從養家餬口,變成了將湘繡藝術推廣到世界更遠的地方。像鄒曉春的故事,在「再紅湘繡」還有很多。
目前,「再紅湘繡」在當地擁有幾個繡坊,每月穩發工資的崗位就有100多個。
江再紅說,別看湘繡小,但一針一線都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湘繡也成為她幫助別人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