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食環署耗資逾70萬元,去年2月起試用24個太陽能廢物壓縮箱(下稱壓縮箱),於12個位置偏遠的垃圾站收集家居廢物;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霍炳林昨表示,該款壓縮箱過去一年曾改良一次,惜仍有需改善地方;該署決定另委聘科技公司,再研發新一款壓縮箱,料每個約3萬元。有議員質疑為何不直接引入已完成試驗或改良過的垃圾桶,並應同時試驗多款,可作比較及可更省時。 明報記者 收家居垃圾 遭批投口小壓縮慢 為加強環境衛生,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及政府會增撥資源,並利用更多創新科技作機械化及自動化清潔工作。食環署去年2月起,於12個位置偏遠的垃圾站,試用24個太陽能廢物壓縮箱收集家居廢物,減少市民因垃圾箱爆滿而胡亂棄置垃圾。因應初步測試結果,該署自去年6月起試用另一批,共6個加設指示燈及透明投入口的改良版本(見圖)。 食環署助理署長(行動)霍炳林昨表示,試驗計劃斥資逾70萬元,惟試驗期間得到市民意見稱該款壓縮箱的垃圾投入口太小、壓縮不夠、壓縮時間長等;針對上述意見,署方已物色一間科技公司合作研發新的壓縮箱,並預計於今年4月至6月測試,料每個壓縮箱約3萬元。食環署發言人補充,現正考慮合適的測試地點,已作試驗的壓縮箱則會繼續供市民使用。 議員指應同時試驗多款比較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智能垃圾桶並非創新科技,在全球各地已十分普遍,質疑署方為何不直接引入已完成試驗或改良過的垃圾桶。另多名議員亦批評,署方沒同時測試多款垃圾桶,難比較成效,又花時間,建議署方檢視先導計劃的做法。 垃圾黑點裝cam收效 擬延長兩年 另外,食環署去年6月在全港各區共96個非法棄置垃圾黑點安裝網絡攝錄機,所有錄像會通過人工智能影像分析,識別非法棄置垃圾行為,讓食環署人員針對有關非法行為的時間及模式,策劃執法行動。 計劃至去年底,食環署已發出共295張定額罰款通知書,並向涉嫌非法棄置廢物的車主發出93張告票,其中50宗已定罪,黑點的衛生情G亦有改善。署方擬諮詢各區議會後,將該計劃延長兩年,並分階段於逾300個棄置垃圾黑點安裝攝錄機。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 9181 467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