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西農村,婚喪嫁娶請樂隊助興活躍氣氛,是幾百年以來的傳統。2月10日正月初六,是宜嫁宜娶的吉日,江西高安建山鎮的鄉村樂隊隊長孫國華按照「東家」老張的邀約,提前一天到家裡排練。恰逢吉日,樂隊在一個多月前就收到了多個邀約,其中幾家與孫國華私交還很好,但老張家最早發出邀請。
孫國華表示,儘管請樂隊這樣的老習俗依然盛行,但後繼者寥寥,樂隊也就愈來愈難請了。《夫妻雙雙把家還》、《百鳥朝鳳》......各種經典曲調在孫國華樂隊的合奏下,喜慶、熱鬧,氣氛熱烈。
七成員五花甲 隊伍逐漸老去
「熟悉的旋律聽了幾十年了,樂隊不一定很專業,但我們聽茬o些旋律長大,什麼時候都覺得它非常悅耳,這是一種非常正能量的傳統鄉村文化。」建山鎮杭溪村村民敖建波告訴記者。
孫國華樂隊一共7人,包括兩個嗩吶、兩個銅釵、一個大鑼、一個小鑼、一個小鼓。他們都是當地土生土長的農民,經老一輩人指點和「搭線」,學習樂器組成樂隊,農閒時接活兒。樂隊採取輪值隊長制,誰接的單,誰就是隊長。老張家聯繫的是鼓手孫國華,他就是這單活兒的隊長。
正月初六就是兒子結婚了,老張特別高興。「沒有樂隊,就沒有氣氛,沒有儀式感,那還算結婚嗎?」老張說。
事實上,28年前老張結婚,孫國華就是樂隊成員之一。如今,樂隊7人5人已年過花甲,均已做了爺爺,孫國華64歲,年齡最大。同樣來自青山村委會孫家村的嗩吶手孫雪平58歲,年齡最小。
「如果誰要外出帶孫子或者人走了,我們這個隊伍就很難找到替代的樂器手,說不定整個隊伍就散了。」孫雪平說,樂隊都是農閒時訓練的,培養一個樂手要好幾年時間。多數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留在家的也忙於各自農活和小生意,沒興趣更沒時間來學習這門手藝。
收入低學成慢 老技藝延續難
孫雪平說,現在年輕人忙賺錢,不學這種東西也正常。他表示,老技藝學成周期長,收入不可觀,忙活一天也只有200元(人民幣)左右,一年下來賺不了多少。
讓樂隊成員感到欣慰的是,當地不管是老一輩還是年輕人,婚喪嫁娶依舊很重視請樂隊。多位杭溪村村民告訴記者,希望有更多的傳統習俗恢復並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