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月球探測器「嫦娥四號」早前傳回月背360度相片,香港理工大學研製的相機指向系統功不可沒,而年內將從月球採樣返回的「嫦娥五號」上,其採樣封裝系統亦是由理大研發。理大工業及系統工程學系教授容啟亮接受本報專訪稱,一個產品往往需要多次進出海關,到內地做檢測、實驗或是加工,但免稅申請流程長達一兩個月,如果能夠縮短至一兩日,將更有利於香港與內地科研合作。
明報記者 林迎
降落點存變數
分析月壤研工具
據國家航天局月中公布,接下來的探月任務中,嫦娥五號、六號均要從月面採樣返回,但地點不同。容啟亮指,嫦娥三號、四號頂部都是相機指向系統,但五號、六號設計不同,因為要飛回地球,所以不再有相機指向系統,而理大就負責研製採樣封裝系統。容啟亮曾為歐洲太空總署2003年火星快車任務開發「岩芯取樣器」,2011年為中俄合作的探測火星任務研究「行星表土準備系統」。他表示,對採樣封裝系統曾有設計比賽,國內很多大學和科研機構競爭,理大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五院合作,最終勝出比賽。「(內地)很多很創新的設計,但實際上未必造到出來,即使造出來也未必適合空間的環境。因為月壤有它的特性,要熟悉、清楚月壤特性,第一件事要看以前的數據,例如美國、俄羅斯,包括蘇聯的;我們也接觸到很多歐洲、俄羅斯的合作伙伴,大家會交流,從而知道月壤特性,內地大學對此不太清楚」。
容啟亮指,採樣封裝系統的難度在於降落點有未知數,不知道地面會是岩石、沙還是淤泥,或者會不會粘附,採到的樣本「是否鬆散、半鬆散,或者夾有石塊,都會產生影響」。而研製這一系統也不能憑空嘗試,首先從理論上研究月壤的特性和分類,根據這些來考慮,究竟用什麼形狀的工具,可以舀、鑽或者抓取月壤,「在理論上首先證明可以,再用數學模擬『做好功課』,這之後才做模型來測試」。容啟亮說,航天器件不能返修,「飛了上去不行就不行」,所以保證品質非常重要,從最初的設想、到研究方法都要把關,還要證明未來的成品為何不會出錯。
不過他提到,香港做的產品經常要拿去內地做測試再拿回來,「正常來講,帶值錢的東西過關都要打稅,我們的機件當然值錢,這個問題要解決。我們可以申請,但是流程經常是一兩個月,來來去去多少次,項目都已經做完了」。
輾轉不同實驗室
申請等逾月
他解釋,一件產品要做很多測試、去不同實驗室,「在香港沒有一個機構做得了這麼大劑量的衝擊,幾千G(重力)的衝力,還有熱真空、熱循環、熱衝擊,高低溫儲存,香港沒有那麼多條件可以做,國內也是在不同的地方做」。
根據內地海關總署的通告,科學研究、科技開發的儀器可以免徵關稅,但沒有提及審核流程時間。容啟亮稱,現時內地和香港科研緊密合作,一件產品經常是「你做一部分,我做一部分,拎回內地做完,再拎回香港加些東西,然後拎回內地再加些東西,來來回回過關的時候,次次都要等一兩個月的話怎麼搞?簡化這些手續就會好很多」。他建議把報關流程縮短至一或兩天,或者採用某種注冊的制度,他承認問題複雜,流程簡化了以後也可能會有人濫用,所以要各方商談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