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各大學迎新營遊戲多年來常被質疑涉過度身體接觸或性暗示,去年城市大學一個迎新活動發生疑似性騷擾事件,有女新生被要求將氣球塞入衣服近胸部位置作懲罰。平機會今次研究亦發現,15.2%在校園內經歷性騷擾學生,曾在學生活動中因有人在其面前玩含性意味的遊戲而感不自在,另有11.8%在活動中被要求參與或作近距離身體接觸而感不自在。 研究的訪談亦提及,有學生活動或迎新營遊戲涉及性(見表),被問到校方可否先審批遊戲才租出場地,平機會署理營運總裁朱崇文認為不可能行得通,「大學生你要管他們一些事,也真的比較難,我想無大學會這樣做」。該會高級政策、研究及訓練主任林潔儀表示,近年大學也會邀請平機會協助培訓舉辦迎新營的學生等;平機會稱去年暫停培訓後,迎新營性騷擾數字有所上升。 25%受訪者性騷擾認知「不及格」 研究亦設性騷擾認知指數,由0至100,數字愈高,反映回應者愈能準確辨認構成性騷擾行為,受訪者平均分約69.5,當中25%受訪者只有50分或以下。林潔儀認為,學生了解性騷擾動力不足,「好多時旁觀者態度是事不關己,一方面他們覺得自己不會騷擾人,另一方面又覺得自己保護到自己,不會是受害者,(故認為)來聽是浪費時間」。林建議大學加強教育「旁觀者責任」意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