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愈來愈多公司利用太空尋商機或作廣告宣傳,由於太空不屬於任何一國,故此雖然爭議活動愈來愈多,但各國對如何監管、甚至是否監管上仍未有共識。 早在1993年,美國Space Marketing公司便曾建議在太空設置巨型廣告牌,讓人在地球觀看約兩周,估計成本達3000萬美元,最後因為未能吸引足夠投資作罷。美國太空探索科技公司SpaceX去年將一輛Tesla跑車送上太空,被視為藉機賣廣告。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前日(18日)「一箭7星」將7枚衛星送入太空,其中一枚衛星在進入大氣層時會造成流星雨效果。 該公司稱,這種人造流星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按需求「上演」,在地面直徑200公里範圍的指定區域內都能觀賞到。 「人造月亮」加劇光污染捱批 今次俄企製造「太空鏡子」賣廣告備受爭議,中國四川成都航天科工微電子系統研究院明年計劃發射的「人造月亮」,將透過攜帶大型反射鏡的人造衛星,將陽光反射至地球,其最大光照強度是月亮的8倍,目的是補足夜間路燈的照明,同樣被批評製造光污染。 美國太空初創企業Rocket Lab去年發射稱為「人類之星」(Humanity Star)的衛星上太空,它有如掛在夜總會的銀色大球體,稱會在9個月內成為「夜空中最光的星體」,讓人們在夜空欣賞它時反思人類的渺小,亦被天文學家炮轟加劇光污染。(綜合報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