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細胞液泡起源 中大學者破解
【明報專訊】液泡(Vacuole)佔據植物細胞的大部分體積,是分辨動物細胞及植物細胞的特徵之一,不過其形成機制一直存在爭議。中文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卓敏生命科學教授姜里文的國際科研團隊,根據研究發現提出,液泡是由多囊泡體(Multivesicular bodies )融合而成。姜里文表示,是次研究成果將重新定義教科書中有關植物液泡的概念,並對植物生物技術應用帶來重大影響。
由姜里文帶領、成員包括香港、日本和美國科學家的國際科研團隊,利用三維電子斷層掃描技術,以納米分辨率揭示植物根細胞中液泡的起源。研究團隊提出植物細胞中新液泡的形成模型, 指出液泡是由多囊泡體融合衍生而來,當中有多種蛋白參與融合過程。
該模型對未來植物液泡研究具有指導意義。有關研究成果已刊載於學術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並被重點推薦。
對植物生物技術影響重大
姜里文表示,是次研究成果將重新定義教科書中有關植物液泡的概念,並對植物生物技術應用帶來重大影響,將為提高農作物抗逆能力和抵抗病原體感染提供新見解。另外,在植物生物反應器(plant bioreactor)中,種子中的液泡被認為是用於儲存和生產治療人類疾病藥用蛋白的理想細胞器,是次研究為生產藥用蛋白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