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蘋果公司在前天收市後宣布,下調該公司對當前財季營收的預期,因為要把手中iPhone升級換代至新款的用戶的數量,比預期的要少很多,尤其在大中華地區市場上的銷售表現疲弱。
有消費者表示,iPhone手機的價格不斷攀升,但無論在外觀和功能等方面,卻沒有提供與價格相匹配的特色,以至於有iPhone的擁躉也開始動搖,想去嘗試其他品牌的手機如華為、Oppo甚或小米。《華爾街時報》認為,蘋果手機在中國市場遭到了強有力的挑戰。
第一季營收840億美元遜預期
蘋果公司估算,第一財季的營收約為840億美元,但它原先的估計是在890億至930億美元之間,其他多家分析機構原本的預測,也有915億美元。目前蘋果的全球利潤,有20%來自中國地區。
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庫克(Tim Cook)表示:「雖然我們預料到了將在至關重要的新興市場上面臨一些挑戰,但並未預見到經濟減速——尤其是在大中華區——的規模。」
庫克的這個說法被中國網友視為推卸責任。「你蘋果的銷量下跌,跟中國經濟減速不減速有什麼鬼關係?就算是經濟增長蹭蹭地往上C,中國老百姓也買不起1萬多元的手機啊!你真當中國消費者傻瓜麼?」
因為就在蘋果手機銷量驟減的同時,許多消費者對其他品牌的手機,尤其是華為手機,表示出強烈興趣。
有多倫多的香港老移民表示,他用手機並不追趕潮流,一直以來都是用蘋果手機,但中美貿易戰爆發,尤其是華為太子女孟晚舟被美國指使加拿大警方逮捕並可能引渡之後,他對蘋果的惡感增加,打算買新手機時嘗試華為。
「這樣打壓華為,我看不過眼,所以要支持支持。而且現在華為的質量很不錯,價格更便宜,為什麼不嘗試一下?」
「果粉」嫌貴無新意 擬轉用華為
一位長期使用iPhone手機的市民稱:「我一直以來對蘋果手機情有獨鍾,是因為它的性能、易用和安全性等都是出類拔萃,沒有其他手機可以匹敵。但現在它不斷加價,卻沒有什麼新賣點,那我就覺得花這樣的錢不值。
「以前市場上沒有可以替代蘋果手機的,現在卻有了,例如華為手機。許多測評對華為的功能和手機屏幕的表現都有誇讚,而我對屏幕的靈敏度要求很高,如果試用了覺得不錯,就會改用華為試一試。」
中國一位電子行業的專業人士鄭穎認為,包括蘋果公司和蘋果的粉絲都認為,是中國經濟不景氣拖累了蘋果。
「我倒覺得是蘋果自己產品缺乏競爭力,讓用戶沒有升級動力,過於自信的定價策略,也促使一些中國用戶轉向他家。中國市場和美國不同,有太多虎視眈眈的競爭產品。今年xs和max這兩款型號,可不單單是中國市場賣的不好,所以蘋果才會無比重視xr這種「便宜次級別旗艦」。然後才是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讓蘋果原先的品牌和iOS紅利不斷下滑。」
還在去年11月時,韋德布什證券公司 (Wedbush Securities)股票研究部總經理艾夫斯(Daniel Ives)就曾預測,「iPhone銷量指標,會是壓垮蘋果的最後一根稻草。」如今看來,艾夫斯的話一語中的。
而iPhone手機的高價策略,原本是被蘋果公司自信滿滿地用來抵禦手機銷售放緩的局面,起初也給蘋果創造了創紀錄的收入,但是後勁明顯不足。
偏偏又碰上中美貿易戰加劇,以及發生華為太子女孟晚舟事件,無形中又給蘋果和華為手機的比併添加了民族主義色彩。
再加上媒體對孟晚舟事件的演繹,給大家留下的印象是,「華為公司在5G通訊技術上一枝獨秀,華為手機性能趕超蘋果手機」。
負面新聞多削iPhone擁躉信任
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再加上蘋果之前頻頻爆出的降頻門、iPhone 8開裂、電池爆炸、iPhone 7召回等負面新聞,逐步消耗了iPhone擁躉的信任和忠誠度。
尤其是蘋果受指責最多的「降頻門」事件,蘋果為了迫使用戶升級手機,在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偷偷降低舊款iPhone手機的性能,對用戶的心理造成很大的打擊。
直到蘋果公司決定不再公開iPhone、iPad以及其他產品的季度銷量,更讓消費者和投資者們懷疑,蘋果是在向他們隱藏一些公司的信息。
鄭穎表示,以前消費需求旺盛的時候,蘋果像擠牙膏一樣隨便丟出一些賣點就能大賣,不斷漲價也能賣光;現在顧客花錢理智了,對手也逼近上來,蘋果卻還在擠牙膏和漲價。「那現在賣不好,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經濟的問題呢?」
不過,蘋果公司永遠不缺忠實粉絲。有對iPhone手機癡心不悔的顧客表示﹕「我要換的話,還是換蘋果手機。我對蘋果系統的依賴度很高,因為這個系統簡單且人性化,操作起來非常簡單,設計感強又美觀大方。
「此外,我家媮晹蛉ac Pro手提電腦,還有iPad平板電腦,都是綁定在一起,相互之間分享資料非常方便。日曆(Calendar) 、規劃(Schedule) 以及通訊簿都通用,改用其他品牌會很麻煩。
「蘋果粉不會因為中加矛盾而受到絲毫影響,實用主義只關心產品的優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