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今年《施政報告》提出「明日大嶼」計劃,並稱會成立直接向特首負責的專責統籌辦事處,就「明日大嶼」整體方向提供督導。對於新辦事處會否與現有的可持續大嶼辦事處工作性質重疊,可持續大嶼辦事處長李鉅標表示,預視新辦事處是政府最高層次、橫跨各政策局的部門,與現時可持續大嶼辦「落地」執行政策的性質不同。他並稱,「明日大嶼」計劃是本港投資未來重要舉措,認同坊間擔心財政問題,但社會需放眼未來。 政府提出的「明日大嶼」計劃,建議在中部水域填海1700公頃,供最多100萬人居住,但社會質疑涉及天價開支,財政能否負擔。李鉅標表示,整個「明日大嶼」計劃涉及9個發展項目及7個運輸基建項目,規模媲美1990年代的香港機場核心計劃(玫瑰園計劃)。他說,1990年代政府亦設立隸屬工務局的「新機場工程統籌署」,負責監督整項「玫瑰園計劃」,相信《施政報告》所提及、負擔「明日大嶼」的專責統籌辦事處,角色與當時類近,「例如需要如何採購、是否需要輸入勞工及物料、工程期間的監督、進度及開支等」;而且計劃需時十數年,該辦事處亦需做政策理順工作等,與目前可持續大嶼辦「落地」執行政策的性質不同。 指赤P角亦耗巨資 今見得益 李鉅標認同坊間對明日大嶼有擔心,包括有否足夠海砂填海、工程時間會否太長、財政能否負荷等,「這些都是合理的擔心」,但他認為「明日大嶼」是本港投資未來的重要舉措,「當年將啟德機場搬到赤P角機場,都涉及大量金錢,但這項投資今日已看到得益」,又以當年在彌敦道沿線興建鐵路為例,當初亦遭不少市民及商戶反對。他又稱,目前本港仍屬於大灣區的「龍頭」,但若不把握機遇發展,憂慮「龍頭」地位將拱手讓予其他城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