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精神病化作祝福 工程師轉戰社福助同路人
【明報專訊】大病一場,有人視作苦難,也有人轉化為祝福。本是助理工程師的Wilson,6年前因工作壓力辭職後,遲遲未找到工作,情緒受困,突然出現幻聽,確診輕度精神分裂症。患病一役改變了他的人生跑道,重投社區後成為朋輩支援工作員,以過來人身分與精神病患者走過康復路。
33歲的Wilson憶述,辭職後原以為很快會找到工作,詎料失業半年。積蓄不夠過活,家人主動關心,種種壓力令他焦慮。某日他開始自言自語,不時出現幻聽,兩把聲音在內心鬥爭,有一把聲音常打擊他:「你是不會搵到工的。」
幻聽強制入院 重投業界無回音
Wilson以為是不夠休息所致,情G卻持續半年,在朋友鼓勵下才向精神科求醫。但他一度不願服藥且不覆診,最終被強制入院,留院8個半月,其後入住中途宿舍近3年。
經治療後幻聽消失,重投社區之際,Wilson始覺得驚慌及對病歷羞恥。事業空白期也成為求職障礙,5次面試均失敗,僱主一得知真相,通常拋下一句「回去等消息吧」。工程界容不下他,唯有嘗試其他工作,最後成為社福機構半職活動助理。
探訪同路人 協調患者社工
由工程界轉戰社福界,Wilson說起初是為生計,但發覺社福工作以人為本,與昔日職業截然不同。2016年初他成為朋輩支援工作員,在精神健康綜合社區中心透過小組、探訪關懷精神病患者,也擔當社工與患者之間的協調角色,當察覺患者不妥,會及早通知社工。社署2016年3月以獎券基金約千萬元,推行為期兩年的「在社區精神康復服務單位推行朋輩支援服務先導計劃」,今年3月底將服務恆常化,涉及40個全職職位。
患病後更懂關心 「是寶貴經驗」
Wilson說不少患者習慣孤獨,難認識新朋友,朋輩支援工作員則較明白他們,「希望他們最終在沒有朋輩支援員下,也可建立人際關係,這就是成功的第一步」。他今年8月轉當二級康復導師,盼將來考獲註冊社工資格。回望患病一役,他笑言也許是上天安排,令他轉投社福界助人,也更懂得關心別人,「其實是寶貴的經驗」。
另一朋輩支援工作員Bonnie曾患思覺失調及輕度精神分裂症,至今已支援精神病患者兩年,她寄語公眾要有同理心,「體恤他們多於標籤他們」。
明報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