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今天起將一連兩天在摩洛哥馬拉喀什商討移民公約,以有效應對國際間遷移人口的挑戰。雖然無法律約束力,但在反移民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下,公約成為反移民右翼的箭靶,美國強調國家主權退出後,西方多國亦相繼退出,比利時執政聯盟中的右翼政黨更以反對公約為由退出政府,令該國陷入政治危機。
美國搶先退出 東歐多國跟隨
《安全、有序和常規移民的全球公約》(Global Compact for Safe, Orderly and Regular Migration),是有史以來第一份聯合國協定就國際遷移人口各方面作出共同應對做法的協議。2015年難民危機時,德國總理默克爾為首的歐洲領袖提出促進國際更大合作,解決移民流徙問題。經過18個月談判,7月制定公約,希望在全球、區域、國家和地方不同層面更有效地管理湧入的外來人口,訂立了23個目標,包括開放合法移民、更妥善管理移民流徙、協助各國應付移民、讓移民融入新國家,以及通過改善移民原居地的不利因素、建立及維持可持續生計等,減少人口外移兼促使他們回歸原居地等。
公約在兩日會議上通過認受後,將再交12月19日聯合國大會批核。聯合國193個成員國中,美國駐聯合國大使黑利去年12月率先表明美國不會加入,聲言美國的移民政策應由「美國人自己決定」。
多個國家的反移民右翼政客附和,主張改革或暫停關於難民、移民的國際公約。匈牙利、澳洲、波蘭和奧地利已正式通知聯合國退出。另最少有斯洛伐克、捷克、保加利亞、拉脫維亞等6個歐盟成員國及以色列、多米尼加共和國公開表示不會參加摩洛哥會議。
歐盟雖然支持公約,但德國、荷蘭、比利時、波羅的海國家等有意簽訂國也因公約掀起激烈討論。比利時分離主義政黨新弗拉芒聯盟黨(N-VA)指公約將阻礙政府打擊非法移民的努力,反對簽署,上周六(8日)更退出執政聯盟,使政府淪為少數派政府;首相米歇爾表示簽完協議再作政黨政治談判。
另外,某些歐洲國家近期亦提出了跟《歐洲人權公約》違背的法令。例如比利時政府提議准許警察搜查涉嫌收留無證人士的民居。丹麥政府允許警察扣押難民的現金和貴重物品,以支付收容費用,並準備把申請庇護失敗者送往曾用於動物試驗的偏遠島嶼拘留。
美國智庫「移民政策研究所」副主任伯努列斯庫—波格丹(Natalia Banulescu-Bogdan)說﹕「我們在2016年第一次聯合國移民問題峰會上度過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時刻,但隨茈世界本土民粹主義的興起,我們看到了這種共識受蠶食。」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