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號成功發射 將登月球背面
明年初着陸 人類史上首次

[2018.12.09] 發表

【明報專訊】12月8日凌晨,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利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嫦娥四號」着陸器和巡視器(月球車)。嫦娥四號預計將經過27天飛行,於2019年年初着陸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開展着陸巡視探測,屆時將實現人類首次在月球背面實現探測器軟着陸和巡視勘察。

背面多坑陡峭 將獲第一手地形月壤數據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研製的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8日凌晨將嫦娥四號送入預定軌道。由於月球自轉一周所花時間和繞地球公轉一圈所花時間相同,人們從地球上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正面」,此前僅有蘇聯及美國公布過月球背面的圖片。

根據現有資料,月球背面月殼整體比正面要厚,隕石坑的數量比正面要多得多,佈滿了溝壑、峽谷和懸崖,可能是因為月球背面毫無遮攔地暴露在太空裏,曾遭遇了大量天體的直接撞擊。新華社引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四號探測器項目執行總監張熇(粵音「殼」)說,「因為沒有別的探測器到過月球背面,所以不論是探地形還是探月壤成分,應該都是人類第一次獲得的一手數據。」

專家:將實現「三國際一國內」首次

新華社報道,嫦娥四號任務的科學目標都是在月球背面完成,包括開展月球背面低頻射電天文觀測與研究、開展巡視區形貌、礦物組成成分及月表淺層結構探測與研究,試驗性開展月球背面中子輻射劑量、中性原子等月球環境探測研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專家稱,如果嫦娥四號月球車成功着陸,此次奔月將實現三個國際首次、一個國內首次,即國際上首次月球背面軟着陸和巡視探測,國際上首次月球拉格朗日L2點中繼與探測,國際上首次月基低頻射電天文觀測,國內首次實測月夜期間淺層月壤溫度。

專家指,這一重大科學創新工程的實施,無疑將推動航天技術和其他科學領域相關技術的持續發展。

中繼衛星早升空 「鵲橋」助地月通信

由於月球背面無法通訊,今年5月21日,「鵲橋號」中繼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這顆用中國古代神話牛郎織女相聚的「鵲橋」命名的衛星,將作為嫦娥四號任務的第一步,其作用是為嫦娥四號提供地月之間的中繼通信。嫦娥四號任務於2016年1月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實施時,就是包括中繼星和探測器兩次任務。目前,「鵲橋」號中繼衛星在地球和月球連線外側的拉格朗日L2點軌道上運作正常。

載荷集多國大成 搭3大學試驗

為了擴大嫦娥四號任務的可行性與國際合作,其搭載了包括來自荷蘭、德國、瑞典、沙特等國的科學家國際合作的10公斤科學載荷,分別是荷蘭低射頻電探測儀、德國月表中子與輻射劑量探測儀、瑞典中性原子探測儀和沙特月球小型光學成像探測儀。

此外,也搭載了3項由哈爾濱工業大學、中山大學、重慶大學等國內高校研製的科學技術試驗項目。

更多中國要聞
鷹派學者建言 美艦再闖南海就撞沉
【明報專訊】《環球時報》2019年會8日在北京召開,多名前軍方高層及國際關係學者均表示未來南海及台海形勢不容樂觀。軍方鷹派人物、原南京軍區副... 詳情
【明報專訊】美國航空新聞網站The Aviationist7日報道稱,一架解放軍殲20模型機,近日出現在美國一個空軍基地,分析指空軍人員用作... 詳情
「世界小姐」決賽出爐 墨西哥佳麗摘冠
12月8日,2018年第68屆世界小姐全球總決賽在海南三亞舉行,來自墨西哥的瓦妮莎(Vanessa Ponce de Leon)成功擊敗來自... 詳情
中新合建陸海貿易新通道
中國與新加坡合建南向通道,不僅可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更有利推動地區發展,幫助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的建設。香港可以把握機遇,成為物流、融資的平... 詳情
韓國瑜旋風吹向大馬 刺激馬華公會改革
台灣選舉颳起的「韓國瑜旋風」吹向馬來西亞,在野的馬華公會總會長魏家祥呼籲黨員參考韓國瑜模式,掌握小市民語言,提出經濟論述,製造話題性,將民怨...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