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最近在中國出現一種怪現象,明明是付房租,最後卻變成是償還消費貸款。這種特殊的「租金貸」,讓不少不明就堛滲疵中槍,成為租金貸的犧牲者。 目前這種消費糾紛在租屋市場愈演愈烈,正引起相關主管機關的重視。不過,專家認為,目前法令上對租金貸缺乏明文的規範,建議政府要趕緊補漏洞,以防金融風險。 這種案例的發生,在於租客租屋後,被告知若按月分期支付可以少付房租,在這過程中,租客先要下載一款App,完成註冊手續,就可享有減租優惠。不料陷阱就出在這堙A這款App就是變相的消費貸款,而租客以為是在付房租。 最近發生不少租金貸案例的糾紛,原本只是單純的租屋,結果出租公司倒閉後,意外發現卻被迫背負一筆消費貸款,讓租客傻眼。根據上海消保委資料顯示,今年租金貸投訴量激增,其中押金退還不及時投訴佔比52%,誘導租戶貸款投訴佔比近24%。部分「租金貸」套路成消費陷阱,相關風險如何防範亟待監管部門統籌。 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認為,「租金貸」客觀上形成了資金池和期限錯配,槓桿高、風險大,但從各地已公布的監管政策看,目前中國尚無針對住房租賃信貸業務方面的統一監管規定,對仲介機構聯合金融機構等發放的租房貸款要求並不明確,對網貸平台發放的「租金貸」等管理也存在空白,建議相關部門積極加強制度建設,儘快補齊監管的漏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