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新聞﹕10月焦點通識新聞
【明報專訊】■9日(個、港)
九成SEN生難覓課餘託管
「家長社福關注SEN課託需要大聯盟」調查發現,逾九成特殊學習需要(SEN)學生因未找到合適課餘託管服務受困,主因包括配套不足及輪候期過長。
◆(中)
新疆修例 「再教育中心」合法化
新疆自治區人大常委會通過修改《去極端化條例》,新增備受外界關注的「政治再教育中心」相關內容。中國外長王毅稱此為反恐、負責任所做的必要措施。
■10日(能、衛)
空氣污染增患口腔癌風險
台灣一項研究發現,微細懸浮粒子(PM2.5)濃度愈高,台灣男性罹患口腔癌風險相應增加,臭氧也有影響,但程度不及PM2.5。研究結果刊登於《調查醫學期刊》。
■12日(個、港)
平機會倡改革性教育
平等機會委員會政策、研究及培訓專責小組向教育局提交《學校性教育檢討意見書》,指出本港的性教育側重生殖知識,應包括性別平等及兩性關係等教育。
◆(港)
劉小麗被DQ
民主派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參選人劉小麗,被選舉主任裁定其提名無效,理據包括她2016年提及其政治綱領為「民主自決」等。政府發言人強調選舉主任決定與政治審查、限制言論自由或剝奪參選權無關。
■16日(全、衛)
德國麻疹個案日本破千
日本國立感染症研究所公布,2018年至10月首周已累積達1103宗德國麻疹個案,為5年新高,當中逾三成個案出現在東京都。
■19日(港、能)
水署倡供應「再用水」
水務署發布文件諮詢公眾,計劃2022年起供應「循環再用水」,3個來源為經高度處理便溺污水而成的「再造水」、洗滌設備排出的「重用中水」及雨水,可作}廁、園景灌溉等非飲用用途。
■23日(港、中)
港珠澳大橋通車
中央官員及三地人員在珠海口岸旅檢大樓舉行大橋開通儀式。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港珠澳大橋的建設能體現國家的綜合國力、自主創新能力等。
◆(全)
聯合國促法國檢討罩袍禁令
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指出,法國2010年起實施的罩袍禁令侵犯人權,促法國檢討並限定180天回應。法國宣稱禁令基於安全和社會理由,但人權委員會認為法例傷害申訴人展示宗教信仰的權利。
■24日(全、能)
歐洲議會通過限塑令
歐洲議會大比數通過法案,盼2021年前禁止全部成員國使用多款即棄塑膠產品,當中針對有替代品的即棄塑膠產品。至於其他尚無替代品者,議會要求成員國將其減少25%。
個 =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港 = 今日香港
中 = 現代中國
全 = 全球化
衛 = 公共衛生
能 = 能源科技與環境
[通通識 第5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