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點對點﹕港鐵「4線故障」 上班交通大亂
【明報專訊】新聞撮要
港鐵2018年10月16日早上發生歷來最嚴重的信號系統故障,荃灣線、觀塘線、港島線及將軍澳線首次集體故障。
信號系統無法傳送車速指令
綜合港鐵資料,港鐵中央控制中心當日清晨發現無法將車速指令傳送到市區線的列車,早上6時20分發出「紅色警報」,宣布荃灣線、觀塘線及港島線信號系統故障,列車改由人手操作,並以不高於22公里時速行駛。多個港鐵站擠滿上班乘客,需實施分流,荃灣站及調景嶺站更要「封閘」,不准乘客入站,情?混亂。至早上10時,將軍澳線亦出現信號系統故障,令港鐵首次出現「4線故障」。4條路線的信號系統最終至11時45分完成緊急維修。
經調查後,港鐵車務工程總管李家潤稱,初步相信事故與電腦程式及設定有關。港鐵消息透露,因應今次事故,港鐵仍需時測試新系統的穩定及傳輸情G,原定荃灣線2018年底啟用新信號系統,將延至2019年啟用。運房局表示,已要求港鐵盡快就事故提交報告以跟進,包括檢討鐵路事故時免費接駁巴士的調配安排。港鐵於11月3日及4 日提供半價乘車優惠,以表歉意。
港鐵提供兩日半價優惠致歉
港鐵4線故障期間,多區路面公共交通擠滿人龍,多條主要幹道嚴重擠塞,令全港交通大混亂,其中將軍澳隧道公路接連有兩宗交通意外,令將軍澳與市區幾近「隔絕」。各區市民為求上班,各出其謀,有市民跑步、行山或改乘渡輪等,當日早上9時便有150至160人在西灣河碼頭外排隊乘渡輪,前往觀塘或鯉魚門三家村,有市民表示排了大半小時才到碼頭。
政府早於1999年基於效率和環保的因素,確立「以鐵路為骨幹」的運輸政策方向,即優先發展鐵路,其他公共交通工具如巴士、小巴等屬輔助角色。時事評論員王慧麟2018年10月於《明報》撰文,表示政府當初規劃新區時,是以鐵路為核心,沒有考慮到在大型事故時其他非鐵路的運輸選項,所以當鐵路癱瘓、道路擠塞,上班族就無處可走。
另外,是次故障的4條港鐵路線的載客量面臨飽和,根據港鐵提交立法會的資料,在2015年早上最繁忙的一小時內,若以每平方米站立4人計算,荃灣線載客率已超負荷,達102%;港島線、觀塘線及將軍澳線載客率也分別達96%、92%及97%。
——綜合《明報》報道
■知識增益
港鐵「服務表現安排」罰款機制
政府及港鐵公司於2013年完成了第一次票價調整機制檢討,引入「服務表現安排」,港鐵應就嚴重服務延誤事故受到懲處,罰款金額會投放在「即日第二程車費九折優惠」計劃上。
「服務表現安排」罰款額(表)
「服務表現安排」一直引來不少爭議,如2017年8月觀塘線信號故障,維修10.5小時才全面恢復服務,外界估算港鐵被罰2250萬元,運輸及房屋局當時表示,由於事故時列車維持有限度服務,根據機制,以全程行車時間與正常時間相比計算,列車服務最長僅延誤83分鐘,故港鐵罰款200萬元。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民建聯議員陳絔g批評,機制令港鐵有取巧空間,不論故障時間多長,只要維持有限度服務就可減少被罰金額。另外,實政圓桌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建議「服務表現安排」罰款機制與整體乘客因延誤而損失的生產力掛u;公民黨立法會議員譚文豪則促請罰款機制與管理層花紅掛u,達至問責效果。
◆港鐵4線故障事故(圖)
■模擬試題及答題指引
◆資料回應題
(1) 根據資料,指出本港公共交通的一項缺點及面對的一項挑戰。
解題
缺點及挑戰分別指不足、欠缺之處及面對的局限,可從本港交通的規劃方針思考,並配以例子作答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本港公共交通、缺點、挑戰(圖)
◆延伸回應題
(2) 根據資料及就你所知,分析現行港鐵「服務表現安排」罰款機制涉及的兩項爭議。
解題
爭議指不同持份者對事件的看法,宜引用例子,指出罰款機制遭受的批評
答題示意圖
關鍵字:罰款機制、爭議(圖)
顧問教師:陳志華老師
[通通識 第54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