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再分配成左翼上台關鍵
經濟學家皮凱提分析全球政局
著有暢銷著作《21世紀資本論》探討貧富懸殊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凱提上周訪港,在香港教育大學演講,其後接受香港傳媒訪問。他在演講闡述最新研究,探討西方左翼政黨選票基本盤的變化,引證二戰後傳統左右翼政黨制度如何走向沒落,引發近年民粹主義崛起。不過他認為傳統左翼未來仍有望重新執政,但前提是需提出一套可取信於選民的財富再分配政綱。明報記者 周宏量
皮凱提(Thomas Piketty)上周五(5日)在教大演講,探討全球化貧富懸殊對世界的威脅。他今年發表研究,以二戰結束以來英、美、法3國的主要選舉後民調數據分析,指出左翼政黨的選票基本盤漸由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工人演變成高教育程度精英,高收入高財富的商界精英仍投予右翼政黨,形成千禧年後「精英多黨制」,沒有政黨代表勞動階層。
皮凱提將此比喻為「婆羅門左翼」(Brahmin Left,以印度教文化精英階層「婆羅門」比喻高教育程度選民)對「商人右翼」(Merchant Right)的新政治形勢。因為左右政黨同時代表精英,財富再分配變得不再那樣重要,也令民主制度對貧富懸殊缺乏回應,導致自覺被遺棄的一群倒向民粹主義。
有觀點認為,收入不平等也可以是好事,可以促進人們有更多動力生產。皮凱提受訪時稱,自己並非完全否定這看法,但重要的是「令人們思考收入不平等要去到什麼程度」。
儘管西方右翼排外的民粹近年搶盡國際輿論目光,但綜觀英、美、法近屆選舉,其實都有接近傳統左翼思想的候選人冒起,例如英國工黨黨魁郝爾彬、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桑德斯和法國的梅朗雄等,惟他們最終都未能贏出。不過皮凱提並不悲觀,稱這類左翼政客未來仍有機會上台,前提是他們需提出一套「可信的再分配機制政綱」,取信於勞動階層,「我不是說再分配可解決一切問題,但至少可解決部分問題」。
英國暫仍是傳統政黨保守黨掌政,但法國和美國則換上新臉孔,儘管同樣主打擺脫舊建制,但法國的馬克龍走中間路線,美國的特朗普卻是右傾本土民粹代表。在皮凱提眼中,馬、特二人都不是對西方現時貧富懸殊等問題的正確回應。
皮凱提批評馬克龍的稅制改革,質疑他大幅削減前總統奧朗德制定的財富稅,認為該稅的實施「好得完美」,指財富稅導致資金流出國外的說法太誇張,但在最應增加的教育預算,馬克龍政府卻未有增加。
對於特朗普以稅務減免的方式推動製造業回流美國,皮凱提質疑不可行,指華府未有加強教育系統,而且勞動參與率仍低迷。他認為美國之所以自立國以來迅速成長變強,主因是當時整體教育程度較其他地方高,但如今美國的教育領先地位正受蠶食,亞洲正迎頭趕上,「這是特朗普所不明白的,他可以說什麼『令美國再次偉大』,但不強調教育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