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關鍵詞:醜
【明報專訊】「醜,可惡也。」這是《說文解字》對醜字的解釋。
「落地喊三聲,好醜命生成。」說的是相貌命運皆天定,人力難回。
「你的樣子如何,你的日子也必如何。」說的是在看臉的社會,樣貌決定命運。
這些民間俗語、潮語,甚至連文獻都似乎在告訴我們,長得不好看就注定命途崎嶇。但想深一層,美醜到底由誰決定?醜又為何一定是負面?台灣人像畫組合「醜丑真的好醜」姵元(圖a左)及阿蓁(圖a右)決意用「醜」作為畫作賣點,所謂醜出新意並無貶義。不如讓我們深入了解,免得成為「唔知醜」的人。
文:韓祺疇
知醜不改又如何?
阿蓁與姵元都是某種典型的台灣女孩:熱情、爽朗、有主見,但她們所組成的「醜丑真的好醜」(下稱「醜丑」)又不走尋常路,除了會把客人畫「醜」,另一特色便是兩人同時作畫,各畫客人一邊面,最終連成一張完整的人臉。透過一通電話隔岸交流,在互相沒有照面、也不能判定對方美醜的情?下,她們慢慢地描繪出心中「醜」的輪廓。
只有個人特色 無所謂美醜
「其實在我們的藝術觀念中,並沒有美醜之分。」訪問剛開始,姵元就用肯定的語氣為「醜」正名。所謂美醜的定義,往往依循大眾口味,但對於畫家而言,人臉不能以美醜區分,只有五官位置的不同。
既然如此,又為何以「醜」作為招徠?同樣畢業於義守大學創意商品設計學系的阿蓁與姵元,起初在高雄、台南等地的市集擺攤,有感市集的人像畫攤都是以寫實風格為主,希望有所突破。「這倒也不能算是一種市場策略。」姵元認為,她們初時只是不想拘泥於寫實、漂亮與否,而想要發展出具個人風格的品牌,哪怕旁人看來是醜化。與其說「醜丑真的好醜」利用「醜」來突破市場的局限,其實她們也在擴展大眾的審美邊界。
「只要是你的個人特色,醜也是一種美。」阿蓁如此定義「醜」。擺攤生涯中,兩人漸漸學會欣賞每個人的獨特之處,「我們希望每幅畫都是獨一無二的,而這份獨特就是來自與客人交流時,對方給予的氣質」。小時候,我們交友多靠第一印象,「但現在我們不會這樣,我們會透過聊天了解客人的性格,然後憑藉深入一點的了解再落筆」。每名客人來到攤位時,阿蓁和姵元不會刻意商量客人的輪廓要如何誇張,「我們會一起聊天,看情G閒聊,過程中會了解對方的想法,我們就會知道要如何畫了」。這種心照不宣的默契,也讓她們可以同步作畫,風格卻不違和。
每個人都有一體兩面
「醜丑」的畫作,人物五官稍有扭曲,誇張臉部特徵,但用色和筆法卻偏向可愛風,大部分作品底色以黃、橙等暖色為主調,她們解釋:「可能是因為我們跟客人的交流過程大多都很開心,這份愉悅也體現在畫作當中。」由於分居南北,每次到市集擺攤,二人都要協調時間,近來她們借助網絡,請客人傳來相片,再約好時間和地方,聚在一起作畫,「不過畫之前還是會與客人交流,比如他們的要求、跟畫中人的關係等,有些是想請我們為他的女朋友畫一幅肖像,有的就是(將畫作為)給家人的禮物」。「醜丑」甚至會邀請客人反過來為她們作畫,「畫得漂亮或醜都無所謂,只是希望大家都享受畫畫的過程」。
談到最難忘的擺攤經歷,倒不是與客人的相處有關,「有次在台南的一個創意市集,不知道為什麼人流特別少,我們就決定『棄攤』,走去其他攤位『探探敵情』」。結果她們發現,別的攤位佈置精美,相比下自己的攤位就顯得很「陽春」(台灣用語,意指寒酸)。「醜丑」決定走訪各攤位,交換彼此的藝術理念,最後甚至邀請所有畫人像的攤主聚在一起,互相為對方畫畫,同一副臉孔在不同畫筆下截然不同,「就像每個人都有他的一體兩面」。
與人相處 不再有前設
請「醜丑」畫畫的客人年齡分佈很廣,對美醜的定義差異卻不大。她們說:「孩子會被我們的用色吸引,年輕人就會要求我們(畫得)大膽一些。」就連上了年紀的客人,也很喜歡這種醜化自己的畫。幾年來擺攤畫畫的經驗,打破了阿蓁和姵元的固有想法,與人相處不再有前設,繪畫技巧亦不斷增強,「不過我們的想法太接近了,沒有辦法互相刺激,所以說也很難有大的突破」。不過也多得這樣的默契,她們才可同步作畫。
曾游走各個市集的二人認為,台灣的市集頗為盛行,「各地都會有自己的市集。有些比較本土,有些就面向遊客」。繪畫外國人的面孔時,「醜丑」並沒有運用特別的技巧,也不會故意「留手」,「對於遊客來說,這樣(一幅醜的畫像)才是一份獨一無二的紀念品吧!」創作產業在台灣發展蓬勃,但她們認為,政策與行業的需求還是有落差。不過對於現階段的「醜丑」而言,她們還未具備改變格局的能力,只希望在主流風格以外,走出自己的路。從一開始的大膽決定,到後來逐步調整,她們的畫作受到許多人喜愛,「可能是台灣的歷史畢竟不算深厚,大家對於新事物的接收還是蠻高的」。
在外行人眼中,台灣的設計風格似乎傾向兩端,一邊是類似聶永真的簡約派,另一邊則是相對繁複的手繪風。在兩端主流之間,仍有許多設計者如「醜丑」致力忠於自己。既然如此,我們又何必以單一準則定義美醜?
■知多
醜帥
美醜並非對立,甚至可以「混為一談」。近年「醜帥」大行其道,指五官並不精緻,或第一眼看上去讓人覺得醜、望久了又覺得很有魅力的明星,韓國男星金宇彬、李光洙等便是「醜帥」代表。
■延伸閱讀
藝文作品中的醜
◆柏楊《醜陋的中國人》(圖b)
已故作家柏楊的代表作,結合他多年來各地講座的講稿,言鋒銳利。他認為中國文化是「醬缸文化」,從文化歷史的角度分析他眼中的「醜」,以及為何認為中國人是醜陋的。
◆草東沒有派對〈醜〉(圖c)
台灣獨立樂團「草東沒有派對」的專輯《醜奴兒》 中,有首單曲〈醜〉,抒發在感情經歷中,從對方身上照見自己的不堪。當然所有解讀都是開放的,正如美醜的準則,見仁見智。
我試過握茼o的手
卻還是一樣寂寞
從沒想過
原來自己那麼醜陋
◆芙烈達.卡蘿《自畫像》(圖d)
擅長以抽象、超現實手法繪畫自畫像的,除了畢加索,還有墨西哥女畫家芙烈達(Frida Kahlo)。她曾遇車禍,下半身行動不便,也一直承受茖倩撉熊h楚。其畫作充滿病痛的隱喻,也會把自己的樣貌醜化。其自畫像最吸引人目光的,是她的一字眉和唇上的鬍鬚。
文:韓祺疇
圖:受訪者提供、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語文同樂 第33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