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級、雙方互相加徵關稅之際,中國決定從11月1日起降低近1600項商品的進口關稅,包括熱門的紡織品、建材和紙製品等,關稅總水平將由上年的9.8%降至7.5%;新的關稅措施預計減輕企業和消費者支出600億元(人民幣,下同)。今次減稅措施,也是被稱為今年中國主場的重頭戲之一,首屆中國進口博覽會11月5日在上海舉行之前,顯示中國正不斷加大開放的力度。
總理李克強昨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央視新聞聯播報道,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外商投資重大項目落地、降低部分商品進口關稅和加快推進通關便利化的措施,促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會議指出,應對當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要在擴大內需的同時,堅定不移擴大開放,營造公平便利可預期的外商投資環境。
同時會議又認為,要深化「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在負面清單之外,外資與內資一視同仁,實行各類所有制企業一致的市場准入標準和以在線備案為主的投資管理制度。對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給予用地、用海審批支持,加快環評審批。將外商再投資納入暫不徵收預提所得稅適用範圍,從而鼓勵類外資項目擴大至所有非禁止項目和領域,進一步保護知識產權。
會議決定,適應產業升級、降低企業成本和群眾消費等需求,從11月1日起,降低1585個稅目工業品等進口關稅稅率,將部分國內市場需求大的機電設備平均稅率由12.2%降至8.8%,紡織品、建材等平均稅率由11.5%降至8.4%,紙製品等部分資源性商品平均稅率由6.6%降至5.4%。新降關稅措施預計可減輕企業和消費者稅負近600億元,中國關稅總水平也由上年9.8%降至7.5%。今年7月1日起,中國曾降低1449個稅目的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並降低汽車整車及零部件進口關稅。
會議同時決定加快通關便利化進程。11月1日前將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從86種減至48種。10月底前由各地公布當地口岸收費清單,降低合規費用,年內貨櫃進出口環節合規成本比去年降低100美元以上,沿海大港要有更大幅度降低。
央視引述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稱,雖然中美之間經貿摩擦在不斷升級,但是中國對外開放的決心不受影響。苗圩表示,中國製造業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一,在聯合國確定的所有工業門類體系當中,中國製造業體系相對比較完整,目前應對各種形式的經貿摩擦有底氣、有能力、有信心。苗圩指,隨荈i一步擴大開放,還將分年度、分期不斷降低進口關稅水平,特別是工業類產品。同時進一步鼓勵中國的企業走出去,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投資、發展,為當地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中國貢獻。
另據《華爾街日報》,歐洲央行周三公布的最新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美國與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爆發全面貿易戰,那麼美國經濟將在開戰後的第一年萎縮2%左右,而中國和其他經濟體則可能從中受益。
歐洲央行的研究報告指,貿易戰對中國相對影響較輕,原因是貿易對中國本地生產總值帶來的正面影響輕微,中國亦可將商品升級,提升競爭力,並由美國轉移出口到其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