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期多項鐵路工程接連被揭沉降超標,由土木工程拓展署負責的「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原來亦有沉降問題,是首次有政府工務工程涉及的沉降數據曝光。本報取得文件顯示,在2015至16年工程展開期間,灣仔北會展中心附近多個沉降監測點已錄得超出25毫米「沉降指標」,最嚴重的沉降點達101毫米。記者觀察亦發現,現時會議道一帶行人路多處出現傾斜下陷,附近會展卸貨區內牆身更有多條裂紋,有工程師估計情G或由沉降所致。
土拓署:工程非主因 沉降未達上限
土木工程拓展署回覆本報,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範圍附近樓宇的結構及公用設施的沉降,並沒有到達最高沉降指標上限;部分設施如圍牆出現沉降,已採取補救措施例如灌漿工程。至於會展中心、萬麗海景酒店及君悅酒店附近一帶的車道及行人路,部分位置曾出現路面不平情?,及後已復修。署方稱,顧問工程師認為上述會展附近一帶沉降的主要原因並非由灣仔發展計劃造成,因為當時還有其他工程進行。本報追問是什麼工程引致該處沉降,署方至截稿前無回覆,記者亦找不到其他大型工程於該段時期進行的資料。
此外,署方首次證實,有承建商未有按合約要求做挖掘工程,署方曾發出不合格通知書及要求承建商停工(見另稿)。
據了解,相關監測點由路政署設立,目的是監察附近工程包括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對附近地區造成的影響。路政署回覆本報稱,會定期監察及巡視有關路面情?,如發現附近的工程對有關路面造成損?,亦會提示相關工程部門或機構維修受影響路面,以確保道路安全。
2009年動工 19監測點錄沉降
2009年動工的灣仔發展計劃第二期工程(Wan Chai Development Phase II, 下簡稱WDII),在灣仔北一帶做填海及挖掘等大型工程,大部分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本報獲得文件顯示,在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會議道分域碼頭街至博覽道東一帶路面共有22個監測點,當中除了3個監測點顯示為「受阻」,其餘19個監測點全部錄得沉降,其中9個監測點在2016年3月已達屋宇署訂立的25毫米預設沉降指標(見圖)。
所謂25毫米「沉降指標」,是指屋宇署《作業備考》中對地面沉降訂下的「行動級別」,當沉降達到該指標時就要採取適當行動。
沉降幅度最嚴重的監測點位於會議道萬麗海景酒店旁,對比2013年至2014年的「起始點」,該處2016年1月沉降幅度達101毫米,同年3月沉降幅度亦達99毫米。沉降幅度第二大的監測點位於菲林明道與會議道交界,2016年2月中的沉降幅度為43毫米,但在20日內急速沉降51毫米,3月初錄得沉降達94毫米。
會議道多凹陷 會展卸貨區牆現裂紋
本報記者日前到會議道相關路段觀察,路面每隔約30至40步距離就有一個監測點,路面上的監測點編號與本報獲得的資料一致。現場所見,會議道行人路路面不少地方凹陷,行人路與路旁建築物之間的磚塊已出現斷層。而在會議道旁的會展卸貨區內,牆身至少有3處出現明顯裂紋,長度達2至3米,裂紋上則有監測裝置。
資深土木工程師倪學仁到現場看過監測點後表示,相信相關監測點是監測路面沉降,他認為會議道路面傾斜嚴重,多處凹陷,相信是受沉降影響。至於會展卸貨區牆身的裂紋,他估計或與沉降有關,但亦可能是牆身受颱風吹襲或冷縮熱脹造成。
土力工程處前處長陳健碩認為,不可單獨看沉降數值,需看是否有不均勻沉降;又說會展一帶建築物地基深,受沉降影響機率較小,管道則可另加樁柱承托避免沉降,而路面沉降的影響不大。
明報記者 畢嘉敏 黃俊鋒
■明報報料熱線﹕inews@mingpao.com/ 9181 4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