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土地大辯論」本月26日結束,土地供應專責小組主席黃遠輝(圓圖)昨日稱,料本月底就《施政報告》向特首林鄭月娥提交初步觀察報告,料涵蓋4至5個諮詢期間討論較多的供應選項,短中期措施包括棕地、公私營合作發展新界私人農地、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中的粉嶺高球場;中長期則包括填海和發展郊野公園邊陲地帶。 黃遠輝昨在商台節目《政經星期六》稱,「初步觀察」是靠小組成員在過去180場公眾參與活動中的所見所聞,再作整理而得出,「大家寫下不少意見,我寫了3本記事簿」。他相信向特首提交的初步觀察報告中,會涵蓋4至5個過程中討論和意見較多的選項,包括棕地、公私營合作模式釋放新界私人農地、私人遊樂場地契約用地中的粉嶺高球場、填海、郊野公園邊陲地帶,「部分意見表明要『先棕後綠』,又有智庫稱要加強版(填海),但同時有漁民認為填海令他們的作業區域減少,故(政府)要考慮補償」。 共四五項 另包棕地農地填海 黃遠輝強調「初步觀察」不會有小組立場,「實際上我們很難知道究竟(哪個選項)支持多抑或反對多,因為今天無法掌握數據,網上、電話調查仍在進行」。他續稱,將輸入全部意見至香港大學的電腦,透過程式分析正反雙方意見,「這才是科學化分析質量意見,最終原始數據和意見都會公開」。 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成立至今一年,大辯論亦進行了超過4個月,黃遠輝認為目前社會普遍認同有土地短缺問題,甚至想覓地量「鬆動少少」以面對未來需求,而諮詢至今,社會的聚焦亦較過往清晰,「大家清楚房屋需求迫切,但同時不應忽略交通基建和配套設施」。他說,不敢說大辯論過後會令落實發展方案較過往快,因為不能省卻落實過程的法定程序,例如城規程序、環境評估等,但相信大辯論為各選項的概念向市民做了前期解述。他亦對市民積極參與大辯論感欣慰,「我們做巡迴展覽時,不少市民主動走過來填問卷、講意見,以往他們未必有機會表達」。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