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新聞議題:高鐵香港段營運爭議
.學習單元:今日香港、現代中國
.顧問教師:華英中學通識科教師 賴礎賢
◆學習目標
知識
鐵路網絡、高鐵經濟、城市規劃、生活圈、運輸系統、中港矛盾
技能
?說明關注點
?解釋因果關係
?提出正、反及駁論
?比較不同觀點的利弊
態度及價值觀
?平衡不同持份者的需要
?運用公帑須顧及公眾利益
■資料回應題
(1) 就資料A,指出及說明社會對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的一項關注。
.關鍵字解碼.
[關注]
公開試以此提問語要求學生深入解說。學生作答時宜將答案分作兩部分,一為「有何」(What)關注,二為「為何」(Why)值得關注,從而確保作答時有深入論述。
解題
作答時宜盡量利用相關概念詞作點題句,接而論述
◆參考論點
參考資料A,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工程的建造費及管理費由公帑負擔,然而建造預算一再上升,由當初預計不足400億,升至近853億,增逾1倍。公帑屬公眾資產,必須確保其運用合乎公眾利益,而高鐵未提供服務前已不斷超支,難免引起公眾對公帑運用是否得宜的關注,質疑工程運用資源是否合理。
(2) 根據資料,解釋高鐵香港段對港人生活素質造成的兩個正面影響。
解題
題目為「因果關係」的論述題型,學生作答時須扣連高鐵與生活素質的關係,建議先應高鐵的特質(因)推論,說明帶來好處,再扣連生活素質(果),並清楚解釋為何及如何帶來影響
◆參考論點
?提供快捷而廉價的交通選擇
隨中港兩地經濟融合,兩地不少居民經常往返。高鐵落成前,市民往返內地可選乘飛機及直通車等。據資料B,雖然乘高鐵由香港至廣州南站的單程票價為247元,比直通車貴37元,但高鐵的車程不足1小時,直通車及跨境巴士卻要約2小時及3.5小時,因此官方稱以50年的高鐵營運期計,平均每年乘客節省的行程時間約3900萬小時。由此可見,高鐵能為短途往返內地的市民提供快捷及廉宜的交通選擇,改善市民的生活素質。
?改善香港交通擠塞及環境問題
隨中港兩地人流增加,往返兩地的交通壓力上升,跨境巴士等陸路交通工具使用量大幅提高,加劇交通擠塞及衍生空氣污染問題。高鐵落成為市民提供更快速及穩定的交通選擇,亦不會造成交通擠塞,同時廢氣排放少。據資料,若每日10萬乘客選乘高鐵而非跨境巴士,每年可減少約470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反映高鐵有助改善香港的環境質素,提高市民生活素質。
■延伸回應題
(3) 「建設廣深港高鐵香港段對香港長遠發展利多於弊。」你在多大程度上同意這看法?解釋你的答案。
.關鍵字解碼.
[多大程度]須就題目作正、反及駁論,比較說明為何是「利多於弊」或「弊多於利」
[長遠發展]
論點必須扣連「長遠發展」,不宜流於指出利弊但欠長遠發展的論述
解題
延伸回應題應盡量由不同角度分析,避免只從個別角度如「經濟效益」討論,否則論點多亦無助提升評分等級
◆參考論點
利
?連接內地高鐵網絡,有助中港兩地融合
內地早年致力在全國發展高鐵網絡,透過「四橫四縱」的高鐵網絡規劃全國交通。若香港能連接內地鐵路網,將與內地不同地區建立更緊密的關係,例如在珠三角地區連成「一小時生活圈」,便利市民往返兩地工作、學習,促進人才交流及滿足市民生活需要,有利香港長遠經濟及社會發展。
?提升香港交通運輸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香港和內地交流更頻繁,加上大灣區的發展趨勢,更多市民往返,橫跨兩地的交通需求日益增加。如以鐵路為主要發展方向,以低碳運輸模式疏導交通,可減少道路交通對環境的污染,更有利香港長遠的交通及環境的可持續發展。
弊
?進一步吸引內地人流,加重香港承載力負擔
近年內地來港旅客不斷增加,增加區內鐵路及道路系統負荷,推高物價,部分生活用品被搶購,令民生大受影響。若高鐵香港段落成,內地各地人民更易來港,或進一步挑戰香港的承載力,甚至加深香港市民對內地人的不滿,加劇中港矛盾,不利社會長遠發展。
.工程不符成本效益,浪費資源
高鐵香港段被批評造價過高,實際營運細節有爭議,預計使用量不高,未必符合成本效益。據資料B,以西九龍總站往廣州南站為例,車程加上清關,與其他交通工具需時差距不大。長途路程方面,如乘高鐵前往北京站,來回價格比飛機高、交通時間更長。由此可見,高鐵耗用大量公帑,卻未必有相應經濟回報,不符公帑運用原則,阻礙社會資源投放。
■學習及答題指引, 可於明報通識網下載﹕life.mingpao.com/htm/dl/20180913BZ.doc
(通識教師撰寫時事議題答題指引,建議審題過程)
[通通識 第52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