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貿戰振製造業 美損人未必利己
美國政府擬周四對華2000億美元產品加徵25%關稅,中國商務部昨表示會視乎美國行動採取反制措施,預視中美貿戰將進一步白熱化。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戰,其一目標是要重振國內製造業。特朗普的貿易軍師納瓦羅過去在著作中稱,美國和中國過去20年實力此消彼長的一個關鍵,便是美國製造業根基流失到中國,因此必須促成製造業回流。不過,有專家向本報稱,貿易戰雖然或促使製造業離開中國,但要製造業回美國卻要更花工夫。明報記者 周宏量
特朗普2016年贏得美國大選的一大因素,是把握到向來被視為民主黨陣地的「鐵鏽帶」(rust belt)反彈。這些州份因工業(尤其是製造業)沒落,面臨經濟衰退和失業率C升。特朗普一直歸咎中國和墨西哥等搶走工廠和就業職位。在中國問題上,特朗普尤其強調貿易赤字,聲言要借助關稅戰消除逆差。特朗普政府採取的貿易戰措施背後關鍵正是總統助理兼白宮國家貿易委員會主席納瓦羅(Peter Navarro,下圖)。
「特朗普會聽納瓦羅的話,尤其是關乎中國之時。」保守派智庫傳統基金會研究員摩爾(Stephen Moore)接受《時代》訪問時承認納瓦羅對華府的影響力。《時代》認為,正是納瓦羅協助將特朗普的信念轉化為行動,為他提供政策方向、肯定和支持理據。
納瓦羅:中美之爭關鍵在製造業
納瓦羅很早就對中國提出異議,2006年發表《致命中國》一書,其後再有2008年的《即將到來的中國戰爭》和2015年的《楫瞗n ,都探討中國崛起的威脅。他2010年與曾任小布殊的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現為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院長的哈伯德(Glenn Hubbard)合著《珝擎堣l》(Seeds of Destruction)一書,當時已提出重振美國的方略,包括減稅、貿易改革和減少石油進口依賴等。
減稅向來是共和黨政綱,減少石油進口依賴則是得益於頁岩油氣新興,書中有關貿易改革的看法則值得深究。該書稱,巨大及長期的貿易赤字令美國經濟自千禧年停滯不前,「儘管華府正確擁抱自由貿易原則,其主要貿易伙伴卻有系統地保護自身市場,並從事範圍廣泛的重商主義『以鄰為壑』政策……這些做法摧瓞ぁH百萬計的美國就業職位,並助長抽空我們的製造業基礎 」。
書中尤其點名中國,質疑中方優勢不只是技術熟練的勞工,也包括非法出口補貼、低估幣值、偽冒抄襲以至精密的保護主義及重商主義活動網絡等的「不公平貿易做法」。書中強調,強大的製造業根基促進科技創新、薪金增長和消費者購買力,因為製造業的就業職位整體薪金水平遠勝其他行業,創新過程亦主要是研發投資所驅動。
中國薪金漲 美商設廠誘因減
特朗普現時的貿易政策正體現了上述觀點。不過,納瓦羅和特朗普尋求美國製造業回流能否成功?早在奧巴馬時代華府已開始號召製造業回流,波士頓諮詢公司過去幾年亦發表報告,指中國勞工薪金C升,已追至跟在美國生產的成本相差不遠,促使更多美國公司將生產線搬回本土——其2015年調查更發現,在年收入至少10億美元之製造業企業的受訪高管中,31%表示未來5年新增針對美國市場的生產線地點首選是美國,僅20%稱是在中國,對比2013年中國的30%對美國的26%,出現逆轉。
但即使貿易戰增加中國生產成本,也不代表工廠全都會搬回美國,有可能是搬去其他成本較低的地方。美國保守派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EI)的中國經濟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便向本報稱:「美國令製造業更快撤出中國,比促使製造業回流美國,會更快更容易。」他指美國稅務和監管環境改善,會引發部分製造業回流美國,尤其是能源需求密集的類型,但這還需要經年的持續政策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