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正肩負加拿大與美國談判「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重任的外交部長方慧蘭(Chrystia Freeland)是記者出身,以敢言著稱。她2014年因為經常批評俄羅斯總統普京,遭俄羅斯列入禁止入境名單。
她當上外長後也未改作風,上月促沙特釋放被囚的女權人士,結果惹怒沙特觸發外交風波;今年6月也曾在演說中狠批美國總統特朗普的貿易及外交政策。
「今天你可能認為你的能力,容許你和傳統對手面對面較量並保證取勝,但歷史告訴我們一件事,沒有一個國家的優勢是永恆的。」現年50歲的方慧蘭今年6月在華盛頓發表演說時,暗批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這番講話贏得不少掌聲,亦鞏固了她竭力捍衛多邊主義的形象。上周,她為了與美國就NAFTA達成協議,3天以來在華盛頓馬不停蹄往返加拿大使館與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一名與方慧蘭緊密合作的加拿大官員說:「她個子小,卻擁有令人難以置信的魄力,可能是我遇過最能幹的部長之一,且她無所畏懼,任何情G下,她都不害怕說出自己的想法。」
不過,敢言毋懼的個性有時會為她帶來麻煩。上月,她呼籲沙特釋放被捕著名女權人士巴達維(Samar Badawi)後,利雅得政府隨即驅逐加國大使並凍結新貿易協議,但方慧蘭「企硬」,表明加拿大會堅持捍衛各國人權。
方慧蘭生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母親是烏克蘭移民第二代,是一名律師及女權主義者;父親是一名農夫兼律師。方慧蘭於1986年在意大利高中畢業後,入讀美國哈佛大學主修俄羅斯歷史和文學。曾在哈佛任教的美國前財長薩默斯說:「她給我印象深刻……她求學認真和成熟,即使她仍非常年輕。」她取得羅德獎學金後到英國牛津大學深造,1993年取得碩士學位後隨即投身新聞業,先後於烏克蘭、俄羅斯、加拿大、英國和美國工作。她曾擔任《金融時報》駐莫斯科分社主管,又曾在《環球郵報》和路透社擔任高層。一名談判代表讚揚方慧蘭擁有很好的記者才能:「她能看穿人。」
她2012年出版著作《巨富:全球超級新貴的崛起及其他人的沒落》(Plutocrats: The Rise of the New Global Super- Rich and The Fell of Everyone Else),講述財閥冒起及收入不平等,引起自由黨注意。2013年,方慧蘭勝出國會選舉,投身政界。2015年杜魯多當選總理後,委任方慧蘭為貿易部長,領導與歐盟的貿易談判;2017年,獲晉升外交部長。
方慧蘭作風隨和,今年G7外長來到多倫多開會,她邀請他們到家中一起吃窩夫餅,之後踏單車前往峰會;當她參與NAFTA談判、抵達華盛頓杜勒斯機場時,她只穿T恤和運動褲,引來移民官問她是否真是外長。(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