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香港大學研究發現,45.2%有家庭醫生的受訪者會主動向醫生提及個人情緒困擾,較沒有家庭醫生者多近倍,認為固定的家庭醫生有助建立醫患關係,可及早發現抑鬱症和焦急症患者,並早日獲得治療,避免惡化至輪候專科。港大建議政府在基層醫療層面加強精神健康服務。 獲醫生治理比率更高 香港大學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2016年以問卷訪問13間私家診所及6間公營普通科門診的病人,共有1626名受訪者,650人表示曾出現抑鬱或焦慮等症狀,當中307人有家庭醫生,343人沒有家庭醫生。45.2%有家庭醫生的受訪者會主動向醫生提及個人情緒困擾,而沒有家庭醫生者為24.9%。22.1%有家庭醫生者情緒獲得醫生治理,而沒有家庭醫生者為13.4%。 今年69歲的盧先生原任運輸業的副經理,亦是家庭經濟支柱。約20年前,他因患血栓閉塞性脈管炎致手指血管閉塞,需要截肢,及後10多年雙手均持續接受截肢手術,結果失去工作能力,其間他情緒低落,多次萌輕生念頭。原本沒有家庭醫生的他,約8年前因糖尿病等問題向林大邦醫生求診時,發現患有中度抑鬱症。經一段時間相處後,盧先生愈來愈願意與林醫生分享心事,至今仍由林跟進其病G,林醫生亦用輔導及正向思維等非藥物的治療方法,令他康復。 固定醫生建立醫患信任 該學系博士後研究員辛啟成指出,研究發現超過90%受訪者認為對醫生信任是推動求助的主因。學系臨H教授林大邦表示,固定的家庭醫生有助建立醫患信任,不少長期病患者受病情影響而患有抑鬱症或焦急症,政府可考慮在公營診所向病人提供具有連續性的醫療服務,盡量安排由同一醫生跟進病人情?,以便建立醫患關係。 明報記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