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小一生棄葵青學位 一校獲派24人僅1註冊

[2018.08.30] 發表

【明報專訊】停雙非政策後最後一批雙非學童9月升讀小一。雙非學童以往傾向留港升學,但臨近開課日,在青衣、葵涌等距邊境口岸較遠地區的學校,都出現跨境生流失潮。有學校獲派24名小一跨境生,僅1人註冊入讀;有學校原獲教育局分派224名本地及跨境學生,但有55%人放棄學位,校長稱流失率較往年高,認為因深圳容許居住內地港籍學生入讀公營學校,不少跨境生派不到北區小學後,寧可棄讀本港學校。

居於內地的學童可經「跨境學童專屬學校網」派至7個地區的小學,9月新學年有2156人經此獲派學位,當中葵青及荃灣佔625人,但不少學生都放棄入讀。

料選擇內地升學或北區叩門成功

位於青衣的郭怡雅神父紀念學校,2018/19學年獲派24名小一跨境生,但僅1人註冊,校長蔡偉傑估計學生多數在內地升學,或在北區學校叩門成功。他說,學校本地生佔逾九成,生源非以跨境生為主,故流失跨境生對學校影響不大。

同區的荃灣商會學校今年獲派224名小一生,最終預料有約100人9月入學。校長周劍豪稱,今年的流失率較往年高,認為是受跨境生人數下跌,以及他們可入讀內地公營學校的政策影響,「跨境學童家長,即使子女在港有書讀,仍心大心細返內地讀書,部分獲派北區學校的學生,都會放棄學額,騰出的空間會讓其他區的學生補上」。

周劍豪稱,學校位處離邊境較遠的地區,在音樂椅效應下,學生易流向其他地區。他說,明年9月將不會有雙非學童,只剩單非學童,對學校收生有一定影響,「未去到好擔心,未來生源集中本地,學校近年?力發展英文教數學班,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教育,已獲本地家長認同」。

北區鳳溪收300叩門表 不乏跨境生

葵涌中華傳道會許大同學校新學年在統一派位階段,獲派10名跨境生入學,最終沒有跨境生辦入學,校長王少超說,學校地理位置不便跨境生,估計流失的跨境生都轉到近口岸的學校。他說,流失的學生對校內小一開班沒有影響,新學年維持4班。他又指出,學校與區內其他小學惠顧同一校巴公司,一併安排跨境生接送服務,即使新學年沒有取錄跨境生,其他年級的小量跨境生上學安排亦不受影響。

北區的小學一直受內地家長歡迎,鳳溪第一小學校長朱偉林稱,收到300份叩門表,不少來自派到其他地區的跨境生,最終取錄15人。政府2013年1月1日落實「雙非零配額」,預料明年雙非學童將幾近絕?於小一,跨境生人數將大幅下降,教育局稱會密切留意小一學位的供求。

明報記者 魏綺婷

更多港聞
【明報專訊】位於柴灣的東華三院一間兒童之家發生懷疑性侵案。據悉,一名13歲男童涉曾性侵院舍內一名12歲輕度智障男童。東華三院昨回覆表示,負責... 詳情
【明報專訊】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及鐵路事宜小組明日(31日)分別開會,討論沙中線紅磡站擴建工程連續牆及月台層板鋼筋問題,以及沙中線工程沉降等... 詳情
【明報專訊】因沙中線工程風波而辭任港鐵工程總監的黃唯銘,早前辭任香港工程師學會會長,但獲理事會投票通過支持他留任,然而他周一再向會員發電郵,... 詳情
組織倡啟德泊躉船貨櫃屋 每艘住2000人
【明報專訊】香港土地短缺,有組織建議在維港海上設臨時房屋,以紓數以萬計劏房戶的困境。香港房地產協會建議在舊啟德機場跑道北面內巷水面設置「浮動... 詳情
鄔滿海下月退休 嘆港住屋差「不忿氣」
【明報專訊】被譽為「居屋之父」的房協主席鄔滿海下月初卸任退休。他昨日與傳媒茶敘話別,分享對本港房屋及土地問題的看法,指本港經濟發展雖比其他城...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