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課綱「去中國化」引爭議
中國史納入東亞史 學者校長反對
【明報專訊】教育部課審大會11日至13日連3天審議社會科課綱,其中高中歷史課綱草案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也有課審委員提案將國中台灣史學習時數由1/3提高到1/2,均有高度爭議。不過學者及校長均表示,不支持課綱「去中國化」。
據《中國時報》報道,12年國教課綱審議進入最後階段,爭議最大的社會科課綱,8月11日至13日登場,預計將有一番唇槍舌戰。其中高中歷史課綱方面,由朝代編年史改為主題式,並將中國史放在東亞史的脈絡下討論。
教育部國家教育研究院課程及教學研究中心主任洪詠善說,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不再分成台灣史、中國史及世界史,而是規劃台灣、東亞及世界等3個分域,讓學生藉由區域的關連性來學歷史,培養他們新的歷史觀。
國中歷史方面,課審委員、東華大學學生蕭竹均提案,將台灣史的學習時數由現行的1/3提高為1/2。蕭竹均說,過去社會科從未有過轉型正義的內容,台灣史教育也漠視原住民歷史,他認為社會科課綱應該增加這兩部分內容,因此台灣史的學習時數有必要增加。
嘉義大學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不管是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中,或是將台灣史學習時數從1/3提高到1/2,都是為了「去中國化」,這種作法當然不對。
吳昆財指出,台灣只有透過中國大陸才能發光發熱、讓全世界看到,但12年國教高中歷史課綱,卻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中,並淡化中國大陸因素在台灣歷史的分量,主要是定位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等都是獨立國家,目的就是「去中國化」,他無法認同。
至於台灣史學習時數提升到1/3,他也覺得不妥,因為台灣歷史很短,用這麼長的時間來教,最後可能要教到嘉義蘭潭何時興建、面積多少等這些瑣碎的內容,是大家想要的嗎?
新北市安康高中校長謝金城也說,若高中歷史課綱最後真的將中國史納入東亞史中,對台灣來說,中國文化變成另外一個國家的文化,這種翻轉不但是矯枉過正,也會造成重大衝擊。他認為,應在以中華文化為基礎來看待兩岸歷史,不應將中國史切出納入東亞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