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一份最新研究指出﹐洗手消毒液不足以殺死一些抗藥細菌。
科學家表示﹐多種抗藥的「超級細菌」導致醫院內出現感染。可怕的是愈來愈多「超級細菌」能抵禦酒精類洗手液和消毒劑﹐而這些消毒劑原本的目的﹐是阻止細菌進入醫院。
在這份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稱它們為「新一波超級細菌」﹔研究小組還發現了20多年來耐萬古黴素腸球菌(VRE)的特定基因變化﹐並能夠跟蹤和顯示其日益增長的抗藥性。報告結果引發了公眾的關注。
為應付醫院堳_起的超級細菌﹐例如VRE和MRSA(或耐甲氧西林的金黃色葡萄球菌),世界各地的機構都採取嚴格的衛生措施──通常涉及含有酒精的手部揉搓和洗滌。
研究指出﹐僅在澳洲﹐於過去20年內﹐使用含酒精的手部衛生用品激增10倍。澳洲Doherty研究所的微生物學家Tim Stinear表示﹐因衛生條件提高﹐MRSA和其他感染的比率已經穩定下來。不過﹐VRE感染率卻沒受控制。
他們篩選了在1997年至2015年期間﹐從墨爾本兩家醫院收集的139份分離細菌樣本﹐並研究當暴露於稀釋的異丙醇(isopropyl alcohol)時﹐每個樣本的存活率。
他們發現與2004年之前所取的細菌相比﹐2009年後收集的樣本平均對酒精的抵抗力較強。
科學家然後把細菌傳播至老鼠籠的地板上﹐發現耐酒精的樣本較可能進入﹐而且在用異丙醇把籠子擦拭後﹐還可在老鼠的內臟生長。
澳洲Austin健康機構的傳染病教授約翰遜(Paul Johnson)也是這項研究的共同負責人。但他表示﹐以酒精為基礎的手部揉搓是醫院控制感染的國際支柱﹐而且在減少其他醫院的超級細菌﹐尤是是MRSA的散播上仍然非常有效。
Stinear建議﹐衛生部門應該嘗試酒精濃度較高的產品﹐並重新努力確保醫院進行深度清潔﹐若發現帶VRE感染的患者﹐以便隔離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