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六七十年代是香港製造業的黃金時代,至1990年代式微,工廠今非昔比。有企業活化荃灣的南豐紗廠,邀請紡織經驗豐富的女工與年輕人合辦工作坊,將紡織知識帶給更多人。 入行50年 見證紡織業興衰 1950年代出生的徐利容(容姐)加入紡織行業50年,曾在荃灣、新蒲崗等工廠區工作。容姐憶述,當年年紀小小已出外工作,若然「不夠歲數就借身分證工作,10歲左右就借十三四歲的」。容姐對當年有人來查身分證的日子歷歷在目,說﹕「會躲在H下底,不敢出聲。」 容姐從1960年代開始見證香港紡織業的興衰,至1990年代行業步入夕陽,工廠倒閉,她只好轉行做其他兼職,但離不開縫紉,在家繼續用衣車縫紉,「坐落架衣車好開心,因為可以做到自己想做的東西」。 市集擺檔 麵粉袋變潮物 近年出現不少市集,容姐亦加入年輕人市場,帶自製的縫紉品到市集售賣,例如將舊日的麵粉袋縫紉成布袋。容姐指靈感來自街上的婆婆,「有次見到婆婆揹住玫瑰牌麵粉袋,覺得好漂亮」,啟發她在麵包舖、粥店、餐廳收集麵粉袋,再製造成布袋,完全不怕辛苦,全因她鍾情於麵粉袋上的圖案,「成日見(圖案),始終是香港人一部分,陪住成長」。 對於首次與年輕人合作開工作坊,容姐十分欣賞拍檔「染樂工房」,大讚年輕人有創意,「沒有想過食材都可以用來染色」。她又希望利用工作坊,多與年輕人交流紡織知識。 荃灣南豐紗廠現改建成六廠紡織文化藝術館(CHAT六廠),是南豐紗廠保育項目的一部分,昨首次對外開放。首次開放活動的主題為「盛夏手作:來建紡織村」夏日共學月,未來三周的周三至周日(至8月19日) 紗廠會開放,預計2019年春季正式開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