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港教授跳出舒適圈 遠走哈薩克做院長

[2018.07.29] 發表
徐星全(右)是電子及資訊工程學系教授,在理工大學工作23年,去年他辭職,到哈薩克斯坦的大學當工程學院院長。圖左是其妻Katherine。(蘇智鑫攝)

【明報專訊】一踏上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的巴士,車內的賣票員已看着徐星全的太太Katherine,問她是不是韓國人;車廂內的當地人動起來,欲讓座予兩個「老人家」。徐星全過去20多年在香港理工大學教書,即使已屆被讓座的年紀,但去年還是走出舒適圈,到哈薩克斯坦尋求突破。

任職理大20多年 原擬留到退休

徐星全1994年加入理大,是工程學系教授,原打算任教至退休,但腦海想有突破和貢獻的想法從沒消失。七八年前,他曾數次計劃在中國開設研究中心,皆未能成事,「做一個工程教授,無論是科技或教學方面,最希望是做出來的事有impact(影響力)」。直到去年,徐星全在港與一名在哈薩克斯坦納扎爾巴耶夫大學任常務副校長的朋友見面,促成他離開工作了23年的熟悉環境,前往該校當工程學院院長。

徐星全說,納扎爾巴耶夫大學2010年成立,是當地第一所實行美國制度、國內重點投放資源的大學,全校約有4000多名學生,本科生皆獲獎學金入讀,「收緊全國最優秀的學生」。該校常務副校長對他說,希望這校可成為頂尖的研究型大學。徐星全覺得,向這目標前進是一個好的挑戰,亦是吸引他之處。

當院長約一年,徐認為當地學生比港生積極得多,但因學校較新,制度尚未完善,例如工程學院沒有研究小組,他對此感驚訝,「好多東西,我都要重新去做」。作為院長,他要與學院內來自不同國家約70名同事溝通,現時仍在一步步建立學院文化和制度。

妻隨赴異地 一起學俄文

遠走他鄉當院長,被徐星全視為人生重要里程碑,其妻Katherine覺得這並非不切實際,而是丈夫在展現他的能力和熱情,「我好欣賞我先生,在這個年紀,人人都說要退休去嘆世界,但他接受這挑戰」。她跟隨丈夫離開舒適圈到異地,要一起學習新文化和語言。兩人現時正學習俄文,嘗試適應當地生活,例如當地人因宗教不吃豬肉,故常常「無豬肉食」,並要適應當地寒冷天氣,「一大風就吹到暈,像是香港的10號風球」。

明報記者 陳嘉詠

更多港聞
活化紗廠首開放 車衣女工辦工作坊
【明報專訊】六七十年代是香港製造業的黃金時代,至1990年代式微,工廠今非昔比。有企業活化荃灣的南豐紗廠,邀請紡織經驗豐富的女工與年輕人合辦... 詳情
工聯會示威 促無綫停裁員
【明報專訊】無綫電視早前裁減專責海外行銷及發行的TVBI人手,又解散體育組,配音組員工亦不予續約,近日更傳出會裁減劇組員工。工聯會昨早到電視... 詳情
與林鄭合照 港生舉「反V」
【明報專訊】特首林鄭月娥上周訪問北京兩日,其間探訪了在中國科學院和故宮博物院實習的香港大學生。林鄭月娥的facebook專頁昨凌晨上載了與其... 詳情

明報網站 · 版權所有 · 不得轉載
Copyright © 2018 mingpaocanad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Ming Pao Daily News A wholly owned subsidiary of Ming Pao Enterprise Corporation Ltd.
Toronto Chinese Newspaper

1355 Huntingwood Drive, Scarborough, Ontario, Canada M1S 3J1 | Tel.: (416) 321-0088 | Fax: (416) 321-9663 | Advertising Hotline Tel: (416) 673-8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