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政府統計處昨發表的數據指出,本港出生人數再下跌,有56,548名嬰兒在2017年出生,比2016年少4308名。有團體調查港人生育意向,18.3%表明無意生育,主要考慮財政壓力(71.4%)及住屋問題(54.9%)。受訪者又指出,養育3歲以下子女,每月花費中位數5500元。研究員認為,育兒開支多少因人而異,但社會鼓吹幼童要贏在起跑線,令家長花錢愈來愈多。
最新統計處數據顯示,2017年本港出生的嬰兒數目有56,548名,較2011年未實施「雙非零配額政策」的高峰期少41%,比起2001年谷底的48,219人多。女性愈來愈遲生育,2017年首次生育婦女年齡中位數為1986年後新高,達31.6歲,與2016及2015年的31.4歲接近,但大幅高於1980年代中位數26.6歲。
婦女首次生育中位數31.6歲 見新高
港人生育意欲不高,香港青年協會青年研究中心「青年創研庫」於6月6日至20日訪問520名20至39歲人士,另與20名青年做個案訪談。18.3%受訪者表示不會生育,當中71.4%指養育子女需要花很多金錢;59.3%人稱教養子女責任太大;54.9%表示是房屋問題。負責調查的「青年創研庫」社會與民生組別成員李罡毅稱,不少受訪青年都說養育子女的經濟壓力大,為他們報讀興趣班、補習班等花費不少,且負擔不起高昂樓價,缺乏安定居所,故寧願不生小孩(見表)。
受訪者估算育兒月花5500元
受訪者估算養育3歲以下的子女,每月花費中位數為5500元,即每年花6萬多元。另一成員林偉豪認為,花費多少因人而異,「貴有貴養,平有平養」,但他認為在社會風氣帶動下,家長傾向催谷子女贏在起跑線,令育兒開支不斷增加。
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葉兆輝說,本港現時有15年免費教育,入讀免學費幼稚園、公營中小學已節省一筆支出,若不計算昂貴興趣班、海外交流團支出,推算60多萬元已足以應付子女入大學前的開支。他認為年輕人不用過分憂慮財政負擔,「坊間說法養大一名子女動輒花數百萬元,是嚇怕年輕人」。
學者:育兒「豐儉由人」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教授陳高凌亦認同,育兒支出「豐儉由人」,一切視乎家庭的財政負擔力,「若要送子女讀私立、國際學校,學費平均10多萬一年,養兒開支達數百萬元不足為奇」。
調查又指出,受訪者預計平均生育1.41名子女。團體稱,水平低於2.1生育率的「人口更替水平」,若不改善本港低生育率問題,人口老化持續,長遠會導致勞動人口萎縮、醫療及社會福利財政負荷加劇,建議政府應提高青年生育誘因,如增加資助幼兒中心的服務名額,並以14星期產假和5天男士侍產假作起步點,逐步增加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