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近年不少網上貸款標榜「毋須現身,快速審批」,因手續簡單,或讓騙徒有機可乘。民主黨月初收到市民May(化名)求助,指懷疑遭人冒認身分「被借錢」,以手機App向東亞銀行借貸8.2萬元,May報警後仍多次被銀行要求還款。有議員批評,事件揭示網上借錢方式有漏洞,貸款者毋須親辦手續,騙徒盜用市民資料後,上傳文件及填寫簡單資料即可獲批,建議金融管理局加強規管。
東亞:一直跟進?有既定核實規格
東亞銀行發言人表示,就今次事件,該行已將有關貸款存入事主指定戶口,其後事主報稱未有申請有關貸款,銀行一直與她保持聯絡,以跟進其個案;又稱會配合警方提交所需資料。發言人說,無論對網上貸款申請或其他申請渠道,該行有既定規格做申請文件核實,並會查核申請人信貸紀錄,亦會於放款時確保戶口資料正確。
警方表示,案件列「求警調查」,由荃灣警區刑事調查隊第四隊跟進,暫未有人被捕。
接電話稱轉錯帳?「交還」8.2萬
21歲的May說,今年4月10日接獲一名自稱日本公司職員Henry的來電,指錯將8.2萬元轉帳到她琤芼行戶口;May於是將戶口款項完整交予對方,但事後收到東亞銀行貸款申請獲批通知書,但May堅持無申請任何貸款,與銀行交涉後,職員指有人以她名義透過網上App申請貸款,並有透過電話確認及核對資料。May於數日後報警,又指警員曾向銀行索取借貸錄音及資料紀錄對證但不果(見表)。
事後收貸款通知?遭拍門催還錢
May說,上月收到東亞銀行的還款通知書,本月11日更有人上門拍門催促還錢,為免家人被滋擾,便償還首兩期近6000元供款,她憶述事件時曾情緒激動落淚,指自己無故背負債務「仲要還成4年,每個月近3000元」,自言收入微薄的她說「成份糧用來還錢,連電話費都給不起」。東亞發言人承認曾向事主發出追款通知,但指屬逾期還款的一般程序,並無將事主個案交予收帳公司處理。
尹兆堅質疑銀行把關不力
協助事主的立法會議員尹兆堅質疑,事件或因銀行審批貸款申請時把關不力,未確認申請者身分,卻要事主承擔債務,做法不近人情。他另批評警方4月收到報案後一直無交代進展,促請公開調查進度。
查信貸報告 發現8次冒名查詢
尹兆堅說,曾向信貸資料機構「環聯」索取事主個人信貸報告,發現有人8次以事主名義,向各銀行或財務公司查詢貸款申請;而報告顯示的查詢紀錄,有登記電話及住址非事主本人,證明事件極可能涉及詐騙(見表)。他說現時流行網上快速借錢方式存在漏洞,因手續簡單又毋須親自辦理,騙徒只需取得市民個人資料即可冒名「借貸」,要求當局正視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