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內地經濟高速發展加劇空氣污染,PM2.5懸浮粒子、持久性有機污染物等積聚在空氣,即產生霧霾,當吹西北風,香港亦難免受影響。浸大「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下稱實驗室)正研究大氣污染物與人體呼吸系統以外的疾病,如心血管、腎、腦退化症等的關係,實驗室主任蔡宗葦表示,該研究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獲300萬人民幣資助,期望「資金過河」後,進一步實施生物樣本及儀器互通,有利研究在港發展。 研究獲300萬人民幣資助 內地霧霾嚴重,中國政府投放大量資金做與空氣污染物相關的研究。2013年成立的浸大「環境與生物分析國家重點實驗室」擁國際人才及先進儀器,2016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00多萬人民幣資助,開展大氣污染物的毒理研究,了解PM2.5懸浮粒子及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對人體的影響,鑽研污染物與心血管疾病、腎病、腦退化症等的關係。 30人團隊擁世界級儀器研藥 實驗室主任蔡宗葦表示,實驗室30多人團隊包括生物、化學、物理專家,會利用新型分析方法研究。另外,實驗室設有多組「世界級」儀器,包括亞洲首部「質譜成像儀」,可快速掃描組織切片,憑數據分析找出組織中蛋白及小分子的分佈,並以立體圖像顯示,了解各種疾病的生物標記物濃度,有助研發藥物。 學界倡大灣區設「綠色通道」 不過,由於2016年時研究經費未能「過河」,即使在內地城市取得大量空氣及生物樣本,有關研究亦難在港進行,一直只能於浸大在深圳的研究院處理,未能有效利用實驗室內儀器。縱然今年開始實施了「資金過河」,蔡宗葦亦形容,研究亦有「重大瓶頸」,因人體生物樣本不能過關,而他們的研究正正需要大量該類樣本。 蔡說有關樣本「過河」困難的問題,學術界已提出多年,早前國家科技部來港舉行會議時,香港學界曾建議在大灣區設立「綠色通道」,除資金以外,也讓中港兩地的生物樣本互通。他呼籲有關部門茪O研究,盡早實施,以助研究在港發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