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3建築倡列法定古蹟
【明報專訊】古物諮詢委員會今日開會,討論古蹟辦建議現為一級歷史建築的香港大學馮平山樓、儀禮堂和梅堂列為法定古蹟,港大古蹟或增至7幢。古蹟辦表示,現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的馮平山樓在1932年落成,是現存香港最歷史悠久的博物館;有逾百年歷史的儀禮堂和梅堂是港大現存最早期的學生宿舍。
現時港大的法定古蹟包括本部大樓、孔慶熒樓、鄧志昂樓及大學堂。港大回覆本報稱,儀禮堂現有港大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以及可持續發展辦事處,梅堂現有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馮平山樓現為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對於校內再有建築擬列為古蹟,港大表示會在今天古諮會正式公布後才回應。
馮平山樓:港現存歷史最悠久博物館
古蹟辦在文件表示,考慮到3幢港大建築的歷史價值,而建議列為古蹟。古蹟辦續稱,位於般咸道的馮平山樓啟用時是大學的中文圖書館,由東亞銀行始創人馮平山出資興建,其後改為「馮平山博物館」,並在1990年代與徐展堂樓的展廳合併,成為現今的美術博物館,展出中國藝術品。古蹟辦指3層高的馮平山樓以紅磚建成,是本港現存最歷史悠久的博物館。
儀禮堂、梅堂:港大第二、第三幢學生宿舍
同樣是紅磚建築的儀禮堂和梅堂分別在1914年和1915年建成,古蹟辦表示,前者以港大首任校長儀禮命名,後者則以前港督梅含理命名,兩建築分別是港大第二及第三幢學生宿舍,1960年代兩宿舍受山泥傾瀉波及,因而與港大首幢學生宿舍盧吉堂合併,以樓梯連接,成為明原堂(Old Halls),可容納200名學生。古蹟辦認為,儀禮堂和梅堂兼具西式建築風格及中式建築特色,例如中式瓦頂,加上由於盧吉堂已拆,儀禮堂和梅堂成為港大現存最早期的學生宿舍。
聖公會擬建25層醫院 古蹟辦接受方案
古諮會今午討論聖公會的中環建築群「寓保育於發展」計劃,聖公會擬建25層高的私營醫院,因醫院太高而受關注團體批評。然而古蹟辦表示,由於該處3幢一級歷史建築獲全面保留,另一幢二級歷史建築僅作內部改動,從保育角度,接受發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