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高齡出版加國唐人街歷史專書
華人移民史權威 黎全恩病逝
【明報專訊】加國華人移民史權威、維多利亞大學(UVic)退休教授黎全恩上周五不敵癌魔病逝,終年81歲。多位華裔僑領及歷史學者均對黎全恩的離逝感惋惜及難過,指他一直坦然面對死亡,更不時跟朋友開玩笑說「我還沒死」。他們又讚揚黎教授學識淵博,絕不吝嗇與其他學者分享研究成果和心得,為後世人留下歷史真相。
黎全恩教授去年4月出席其著作《加拿大的唐人街:承前啟後,走進未來》(Canada's Chinatowns: Past, Present and Into the Future)的新書發佈會後鮮有公開露面,該書為加拿大第一本以中、英、法文出版、介紹國內8大城市10個唐人街的書籍。黎全恩當時表示他研究唐人街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走訪全國各地華埠,蒐集了大量資料,終於可以在這本著作中全面呈現出來。
據悉,黎全恩多年前確診患上癌症,但仍積極籌備《加拿大華僑移民史》第二卷的出版事宜,可惜病情持續惡化,上星期五上午11時病逝,終年81歲。
歷史學家周蔡小珊表示,與黎全恩早於80年代認識,當時黎獲渥太華資助前往巴克維爾(Barkerville)等一帶的淘金古鎮進行實地歷史研究,是首位前往這些偏遠地方研究華人歷史的專家,期間兩人在喬治王子市(Prince George)認識。周蔡小珊在90年代開始撰寫歷史書藉,並得到黎全恩的鼓勵,她說當時黎全恩建議她負責卑詩省北部的華人歷史,而他則專心南部及低陸平原的部分,合二人之力將研究範圍覆蓋全省。
周蔡小珊又說,黎全恩早於1987年已參與錦碌(Kamloops)華人墓地的復修工作,是保護先僑遺址的先鋒,他其後於2001年亦參與了基隆那(Kelowna)華人墓地的整修工作。
周蔡小珊說黎全恩是位很有學問、畢生醉心研究的歷史學家,對人友善亦喜歡和其他學者分享研究成果,絕不私藏。周蔡小珊說她和黎全恩都深深認為,做歷史研究目的是讓人知道過去的故事,所以根本無需要收藏,況且人死後甚麼也帶不走。
維多利亞中華會館秘書、華僑學校校長吳紫雲與黎全恩生前關係密切,在社區工作上合作無間,形容是「多年戰友」。吳紫雲說,雖然黎教授罹患癌症,但他坦然面對死亡,說兩人偶然碰面,黎都會幽默的說「我還在,還未死」,而她亦會開玩笑回說「黎全恩,你還在,未走呀?」,但想不到他真的走了。
吳紫雲說,黎全恩對維市的貢獻十分大,生前曾為中華會館的哈寧角(Harling Point)華人墳場重新規劃和修復,將墓地分區,並依姓氏列出先人名單,令公墓外貌煥然一新。另外,黎全恩亦在80年代協助維市市府美化華埠,把原本殘舊的華埠變成富中國色彩的地標。
洪門民治黨溫哥華支部主委馮治中亦對黎全恩的離逝感惋惜,指他曾為洪門撰寫《洪門及加拿大洪門史論》,亦曾邀請他到溫哥華講述洪門與孫中山的革命事跡。馮治中說,先僑歷史以前都是以口相傳,因此黎教授的著作和研究能為後世人留下完整的歷史記載,並將華人移民史帶入學術界。黎全恩生前是傳承計劃顧問委員會(LIAC)成員之一,當時負責該項目的省自由黨議員屈潔冰對黎全恩的離世深感悲痛,指是華裔社群的損失,並對他的親友致以慰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