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料通車初期或年蝕數億
【明報專訊】港珠澳大橋主橋工程造價達480億元人民幣,每年營運開支近22億元人民幣,浸大財務及決策學系副教授麥萃才估計,若交通流量較當初預期的數字低,大橋回本期亦將延長,大橋通車初期更可能入不敷支,料每年虧損數億元,但他認為大橋會帶動其他經濟活動,所帶來經濟效益可抵消虧損的金額。
廣東省發改委去年12月就大橋收費舉行聽證會,根據當時文件,大橋主體工程每年營運成本約22億元人民幣,該筆費用還未計算需向銀行還的270億元人民幣貸款。而討論中的收費方案,包括私家車每輛收費150元人民幣,穿梭巴士及過境巴士200至450元人民幣,貨櫃車115元人民幣,普通貨車60元人民幣。
指大橋帶來經濟活動?可抵虧蝕
麥萃才說,調低車流量預測會令大橋回本期延長,若平均每輛車收費200元人民幣,估計通車初期每年收入約20億元人民幣,未足以應付營運成本。但他認為大橋會帶來經濟及社會效益,「即使每年收入比開支少數億元,但大橋開通後會帶來更多經濟活動,對GDP的貢獻足以抵消虧損」。
港大城市規劃及設計系講師盧愛玲認為,政府2008年為大橋申請撥款時中港貨運量處於高峰期,但現時已大跌,她的團隊早前到中山等地調查,估計大橋通車時貨運量會較預期低,相信大橋效益主要會體現在旅遊業。
倡開放自駕遊赴迪士尼增客量
研究港珠澳大橋多年的廣州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認為,大橋已經起好,應想辦法提高使用量,例如香港可考慮開放指定範圍讓內地私家車自駕遊,例如規定內地車輛只可以駛往迪士尼樂園,禁止駛入市區,既可提高大橋車流量,又不會對香港交通帶來太大影響。
鄭天祥又舉例稱,澳門可在橋頭設一個類似日本築地的海產市場,拍賣由東南亞運來的海鮮,再經陸路運往香港及內地。